房地产会计网-引领房地产会计行业潮流!

房地产会计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论坛热门版块 国内最热门的房地产财务同行交流平台 房产会计问吧 - 房产会计实务 - 纳税筹划

论坛推荐版块 我们的宗旨:房会天下 网聚精英 房产会计专题 - 房产开发资料 - 成本预算

网站培训课程 房地产会计财税专业培训 财税课程咨询 - 课程在线报名

查看: 5976|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解决] 论《企业所得税法》几个常常被误解的问题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1-10-21 18:31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4 15:38: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论《企业所得税法》几个常常被误解的问题
    关于新所得税法的许多立法原则和税收理论,毫不客气地说:许多专家大师们也只了解些皮毛而已。
    一、税前扣除原则
    绝大多数专家大师们认为税前扣除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收付实现制为例外。真是这样的吗?
    《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接着《企业所得税法条例》第九条做解释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本条例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该条款确定了各项税前扣除项目扣除的三个标准:“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
    ——以上所谓“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就是税前扣除原则吗?与《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比较,发现显然不能定之为税前扣除原则。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所谓“支出”的概念,相当于《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相关经济利益 “流出”的性质,所不同的是《企业所得税法》强调已实现的相关经济利益“流出”,而《企业会计准则》还包括未实现的相关经济利益“流出”,但相同的都是控制相关经济利益“出水口”的闸门,既然是控制“出水口”的闸门,就有开启闸门的时点界定(实际发生的)、开闸门的流向界定(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开闸门的流量界定(合理的)的规定。
    以上分析得出:所谓的“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并不是税前扣除原则,只是税前扣除的具体操作规范标准。
    那么《企业所得税法》的税前扣除原则是什么呢?《企业所得税法》没有明文规定,但是立法精神告诉我们《企业所得税法》只有“税前扣除规则”没有“税前扣除原则”,因为这个原则性的东西是属于《税收基本法》所规范规定的内容,显然《企业所得税法》不能代替《税收基本法》来规定。
    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宣传文件,税前扣除规则就是“税前扣除的一般框架”,按照企业所得税的国际惯例,一般对税前扣除进行总体上的肯定性概括处理(一般扣除规则),辅之以特定的禁止扣除的规定(禁止扣除规则),同时又规定了允许税前扣除的特别规则(特殊扣除规则)。在具体运用上,一般扣除规则服从于禁止扣除规则,同时禁止扣除规则又让位于特殊扣除规则。
    表现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上,就是在企业以会计规定的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出经营成果上。再按税前扣除规则进行还原性调增调减。计算出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所得税法条例》第九条规定 “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是什么呢?——其实规定很清楚了:只是《企业所得税法》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法原则。并不是《企业所得税法》税前扣除规则的规定,但却是税前扣除规则的提前和基础。
    二、以票控税
    绝大多数专家大师们认为以“以票控税”为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原则。真是这样的吗?
    《企业所得税法》上从来就没有 “以票控税”规定。“以票控税”原则实质上属于流转税上征收管理的原则,
    但是由于作为税收法规的《企业所得税法》在确认企业经济活动的性质确认,采用流转税对经济业务交易和事项性质的确认规定,就必须要与流转税做出一些协调性规定。也就是《企业所得税法》对每一个经济业务交易和事项性质的确认时吸收了流转税的规定。这样实质上流转税的“以票控税”原则就变成了所得税法对企业经济业务交易和事项性质的确认标准,而并没有变成了企业税前扣除规则的标准。如果一个交易和事项性质都没有被确认的话,怎么用来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更谈不上所谓的税前扣除。
    《企业所得税法》从来就没有规定由“以票控税”或者由其产生的“唯发票”作为税前扣除规则,只是强调企业发生交易和事项的支出符合“税法事实”。由于流转税直接对企业交易和事项性质的确认作出强制定性和规范,为所得税提供了交易和事项的“税法事实”合理性支撑。所谓“税法事实”就是企业证明发生经济业务交易和事项符合计税连续性的事实,“税法事实”绝不是客观事实,“税法事实”与客观事实在一定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不一致,《企业所得税法》一般只能依据“税法事实”作出判断确认。
    因此与其说“以票控税”表面上是税前扣除规则,还不如说“以票控税”实质上是决定企业交易和事项性质的确认。
    三、纳税调整
    绝大多数专家大师们认为凡是企业会计处理与税收规定有差异的,就应当进行纳税调整。真是这样的吗?
    《企业所得税法》中“纳税调整”的概念。是指因为会计制度核算和税收法规的差异,造成对企业利润所得的计算差异。在计算企业应税所得时“以会计处理的为基础,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调整,以计算出应税所得,并按规定计算交纳企业所得税”的过程。
    为了进行完成“纳税调整”就必须要一个正确标准的基准,这个基准就是规范会计处理。
    由于《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处理核算是以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决策层管理意图及决议来进行的。这样不同的企业在同样性质的业务就可能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税收法规没有授权税务机关来甄别或者纠正企业会计处理事项的权力,但是给予税务机关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法和原则的权力。
    “纳税调整”不等于是会计纠错。“纳税调整”不是简单地对纳税人账务处理纠正处理。因此《企业所得税法》不纠结于企业对经济业务交易和事项会计处理的对错,就以符合会计制度的会计处理为处理企业经济业务交易和事项的基准,然后对企业处理经济业务交易和事项进行“纳税调整”,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
    如果企业对经济业务交易和事项的会计处理与会计制度规定的规范会计处理有差异时,意味着《企业所得税法》需要进行两次不同性质的“纳税调整”:
    1、在不规范的会计处理与规范的会计处理的差异之间,进行还原或纠正性差错“纳税调整”;
    2、在规范的会计处理与税收法规的规定的差异之间,进行暂时或永久性差异“纳税调整”。
    四、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
    绝大多数专家大师们认为企业会计处理与所得税年度申报表应当一致。真是这样的吗?
    税收法规规定,企业在年度所得税申报时应当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所谓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是指纳税人自纳税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或实际经营终止之日起60日内,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企业所得税的规定,自行计算本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根据月度或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的数额,确定该纳税年度应补或者应退税额,并填写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提供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有关资料、结清全年企业所得税税款的行为。
    企业所得税征收实行季(月)度预缴申报年度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的征管政策。
    季(月)度预缴时以会计制度规定核算出的经营成果申报纳税,不进行“纳税调整”;年度汇算清缴时按税收法规制定的方法原则计算出所得税应纳税额,进行“纳税调整”。
    如果计算结果与会计核算的经营成果有差异,采取调表不调账的原则,填报《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进行纳税申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转发到微博
    九鼎财税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1-22 14:22
  • 签到天数: 1245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
    发表于 2011-10-4 23:26:06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1-22 14:22
  • 签到天数: 1245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3#
    发表于 2011-10-4 23:27:31 |只看该作者
    要注意会计年度和所得税汇算清缴之间的时间差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3-8-21 21:15
  • 签到天数: 179 天

    [LV.7]常住居民III

    4#
    发表于 2011-10-4 23:43:20 |只看该作者
    看后,有所收益,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12-15 11:42
  • 签到天数: 73 天

    [LV.6]常住居民II

    5#
    发表于 2011-10-10 20:43:18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有所收获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9-4 10:08
  • 签到天数: 230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
    发表于 2011-10-21 10:09:30 |只看该作者
    注意会计年度和所得税汇算清缴之间的时间差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9-4 10:08
  • 签到天数: 230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7#
    发表于 2011-10-21 10:10:32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有所收获
    222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7-10-11 13:39
  • 签到天数: 107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8#
    发表于 2011-10-24 01:25:19 |只看该作者
    继续顶下,呵呵,学习了,感谢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8-6 09:57
  • 签到天数: 730 天

    [LV.9]以坛为家II

    9#
    发表于 2011-12-17 09:52:13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1-12-21 20:34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10#
    发表于 2011-12-21 20:38:09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一下来了哦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