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12-5-16 16:05 |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
知识点1:前言
前 言
在学习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具体方法之前,我们需要先对本专题的基本框架以及处理的思路有个整体认识。这样做的好处有三个:
一是它可以把所得税会计处理过程中的琐碎的点连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我们认识到所得税处理的全貌;
二是它可以使我们站在一个较高的高度上去把握所得税会计处理的理论和方法;
三是它可以引领我们一步步地按照一定的 逻辑关系去解决所得税方面的计算及账务处理问题。
一、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基本方法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
二、所得税会计处理所涉及的几个主要项目(账户)及其关系
1.所得税费用
2.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3.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税率,然后结合期初余额计算本期应确认或转回的数额)
4.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税率,然后结合期初余额计算本期应确认或转回的数额)
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三、所得税会计处理的难点
1.资产或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
2.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确认或应转回数额的确定。
四、正确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应具备的相关知识
1.熟练掌握会计利润的计算,明确利润计算中的收入、费用、利得及损失项目的内容。
2.准确把握税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计入的收入、可以税前扣除的项目及不得扣除的项目。
五、所得税会计处理的主要内容
(1)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理论基础
(2)资产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计税基础
(3)特殊交易或事项中产生资产、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
(4)暂时性差异
(5)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6)适用税率变化对已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影响
(7)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及处理
知识点2:所得税会计概述
第一节 所得税会计概述
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理论基础
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考虑,资产的账面价值代表的是某项资产在持续持有及最终处置的一定期间内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总额,而其计税基础代表该期间内税法规定就该项资产可以税前扣除的总额。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形成了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二、所得税会计的一般程序
(一)递延所得税部分
1.计算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
2.计算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
3.比较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来确定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4.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税率=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借方余额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税率=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贷方余额
5.根据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期初、期末余额计算出本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数额
(二)当期所得税部分
1.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
会计利润±调整项目=应纳税所得额
2.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当期应交所得税
(三)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注:此文为专题“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纳税实务”讲义,由财考网老师制作,如果转载请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