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会计网-引领房地产会计行业潮流!

房地产会计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论坛热门版块 国内最热门的房地产财务同行交流平台 房产会计问吧 - 房产会计实务 - 纳税筹划

论坛推荐版块 我们的宗旨:房会天下 网聚精英 房产会计专题 - 房产开发资料 - 成本预算

网站培训课程 房地产会计财税专业培训 财税课程咨询 - 课程在线报名

查看: 9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房产市场] “捂盘”公开转入地下 缘起过高土地成本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4 10:08
  • 签到天数: 212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9 09:13: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事实上,从今年七月份起,针对当前商品房销售中“少量多批”“捂盘惜售”有所抬头的情况,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杭州等地相关部门已经采取各种手段进行制止,上述城市的捂盘、惜售现象也都大大减少。但是在很多行业人士眼中,“捂盘”已经由公开转入地下。
      多个楼盘疑似“捂盘”
      易居中国分析师薛建雄说,上海中心城区有很多楼盘早在五六月份就已经发布将要开盘的信息,但时至今日上述楼盘仍未正式对外销售。上述楼盘的举动,也被认为疑似“捂盘”。
      有机构曾统计,上海九月份上市的楼盘中,有超过9成的商品住房项目单次推盘量不足3万平方米。更令人吃惊的是,有的开楼盘在取得预售许可证后,仅推出1套房源。此外,北京、成都等地也有楼盘被曝“捂盘”,其中不乏知名企业的项目。
      目前大部分被称疑似 “捂盘”的楼盘,都是因为不断拖延开盘时间,目的是通过这种方式大量集中目标客户。
      “上海规定一次申请批准预售房屋面积不得低于3万平方米,使得开发商的 "捂盘"方式转入地下。”薛建雄说。
      事实上,目前正在公开销售的很多楼盘的“捂盘”手段更为隐蔽。斯盖策划市场研究经理张宏伟说,很多时候开发商是通过玩销控表“捂盘”。尽管开发商获得预售许可的房源总量达到3万平方米,但实际上,位置和楼层相对较优房源却以各种理由未推出,而先推出一些位置相对差的房源。
      上述方式和其他的 “捂盘”方式相比,收效并不差,能帮助开发商以更高价格卖房子。
      缘起过高土地成本?
      九月前两周的成交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广州、杭州、深圳等地的商品住宅成交量均较八月份环比下滑,今年九月难“金”已成定局。因此有不少行业人士认为,开发商在此时选择“捂盘”是自找死路。但是,各地有关“捂盘”的报道却证明,开发商的捂盘销售,并没有因为市场的上述观点“偃旗息鼓”。
      为什么这些开发商在市场成交量持续下滑的情况,依然选择“捂盘”?
      大部分房地产开发商对“捂盘”一事讳莫若深。不过,一位开发商营销经理却表示,近期的“捂盘”情况,最主要还是与过快上涨的土地成本有关。
      据他介绍,今年五、六月份他们选择“捂盘”,少量多批销售时,只是为了测试市场的温度。但到了九月份,他们对市场的信心已经恢复,选择“捂盘”不仅仅是为了短期涨价那么简单。
      在他看来,近期土地价格的高涨,导致开发商购地金额普遍高涨,大大提高了开发商的土地重置成本。在此情况下,开发商不得不选择延长项目开发周期,以使项目的收益最大化。
      世茂房地产发布的中期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的销售面积高达146万平方米,同期购入的土地面积仅69万平方米。
      有业内人士猜测,被指“捂盘”和土地储备不足有关。对世茂房地产来说,上半年大量消耗的土地储备,亟需在下半年予以补足,才能保证未来持续的开发。
      不过,也有人不同意这个观点。钱生辉投资咨询公司总经理钱生辉说,开发商的“捂盘”主要是为了营销。国内楼市的消费者从众心态强烈,房价假若不涨甚至下跌,他们便会观望不买房。而房价上涨后,市场销售便格外活跃。他认为,在交易平淡的九月份,“捂盘”是开发商的一种促销策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转发到微博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