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15 小时前 |
---|
签到天数: 423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
成本在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企业赢利的关键,就经营和管理而言,成本的构成包括主观和客观多种因素,风险成本也是其中之一,具有难预测性、滞后性和危害性的特点。风险成本控制主要通过对风险成本的识别、估测和评估,有效运用各种风险管理对策和技术,从而达到对风险成本实施妥善调控和处理的目的。及时有效地规避经营风险,不仅可以避免或减少有形无形资产的损失,甚至能够挽救一个企业的生命。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风险成本的控制必须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符合企业发展自身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对企业的风险起到事先预防、事中调控和事后补救的作用。
形成风险成本的原因有多种,通常包括:侵权与被侵权;合同违约;怠于行使法律权利;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政策的调整;国际局势的动荡;自然环境变化等。风险成本的形式主要包括:民事索赔与赔偿;行政与刑事处罚与制裁;有形与无形资产的损失及其他损害等等。企业应依据自身优势,发挥好在风险成本控制中的作用,大力提高防范风险的自觉性,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防范,重点把握事先预防和事中调控,注重对风险成本的识别、估测和评估,尽量提前防范和化解风险成本。要结合工作实际,建立比较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细化了决策、监督、实施的程序,使企业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效防止风险成本给自身造成的危害。
合同是现代企业从事经营活动和对外经济交往的主要手段,是企业运营的具体体现,合同的有效签订与全面履行是企业赢利的主要途径,也是成本控制的好抓手。西方流行一句谚语:“财富的一半来自合同”。现代企业的运营过程实际上就是合同签定、履行的过程,如果订立合同的目的不能得以实现,必然会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合同管理的风险既包括合同本身产生的风险也包括外部因素产生的风险,企业应通过建立严格的合同评审机制,落实合同会签和责任追究制度,对涉及财物的项目进行严格的审查,对合同的主体、签订的程序、相对方的履约能力、合同履行过程中相对方的履约能力的变化、合同主体和内容的变更、国家政策及国际局势的变化、特别是诚信缺失导致的合同欺诈等带来的风险,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避免合同条款中的瑕疵,做好合同风险的事先防范,最终使集团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风险的事后补救是风险成本控制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当风险出现后,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减少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风险发生后,应尽快评估风险的损害状况,搜集证据,评估采取民事、行政或刑事方面的法律措施的效果,不断提高诉讼维权的能力。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减少了企业风险成本的开支。
“成本无小事,小事有成本。”成本控制永无止境,要实现降低风险减少成本的根本目的,还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牢固树立成本意识,人人、事事、时时讲成本,持之以恒地把这项工作抓好抓彻底。另外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创新的需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风险成本控制人才队伍,形成专业精、素质高、会管理的一专多能的集团风险成本控制人才。同时要发挥系统集成的效力,健全企业内部风险成本控制的协调机制,将砍掉成本的理念,贯穿到企业发展及每一项工作的全过程,真正做到:“人在成本之中,成本在人心中”。(所晓磊/人民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