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17-9-21 11:07 |
---|
签到天数: 94 天 [LV.6]常住居民II
|
辉煌的成就?惨痛的教训?(原创地产开发故事),
仅以此贴转载于我敬爱的峰兄,让大家看看什么是“职业操盘手”。先睹为快!
为了保持文章的连贯,请大家不要恶意灌水,但真诚欢迎大家的点评,以便互相交流和学习!
1、绝版地块
2003年,就在人们谈非典色变的某一天,我一位朋友打电话给我。
朋友:有个项目,很不错,他们没人做,有没有兴趣?
我:在哪
朋友:XX省XX市,老市委市**。
我:哦?多大?(老市委市**?绝版地块,我的最爱。)
朋友:90亩地,2.5容积率,重点工程。
我:老板是谁?
朋友:三个:XX开发公司、XX建安集团公司、香港 XX外贸公司
我:怎么分配的?
朋友:平均分配,但以开发公司为主,其他两家都没做过开发。
我:到什么程度了?
朋友:开发公司的请人。刚拿的地。方案还没做。
我:为人怎么样?
朋友:应该还可以吧,人比较精明。具体要你自己去感觉。你们公司刚改制结束,暂时还没什么项目,出来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我:没有问题。这个项目肯定不错,安排见面谈谈吧.
各位想想看,全国也就几百个地级市而已,每个地级市也就一个老市委市**。也就是说,全国也就几百个这种地块,能拿出来作为房地产开发的,就更少了。这种项目到哪里去找呀?
2、面谈
第二天,我和朋友一起到了开发公司老总办公室,寒暄几句,看城市地图、土地招标文件、土地成交确认书,再问了些市场方面的情况后,老总叫我谈谈看法。
“他把市委市**给买了。”这句话注定这个项目要成为全市最受关注的项目,并且市委市**领导不可能同意自己原来的工作地点堕入末流,再加上项目自身众多特有的优势,所以这个项目的定位肯定是做高端产品。其实,并不一定非要做高端产品,但只要条件许可,还是应该去做高端产品,毕竟高端产品能带来高额的利润。
2.5的容积率表示本项目是个以小高层为主、结合部分多层的布局。从市场行情来看,目前市场上小高层刚刚出笼,还需要一个市场接受过程。而我们公司是刚刚进入该市市场,没有任何品牌优势。所以第一期的开发,必须一炮打响,否则后期的利润难以得到保证。我的想法是先开多层,一来可以快速回笼资金,二来可以快速聚集人气,三来可以快速建立公司品牌,四来可以等待小高层市场接受期的结束。
产品定位是高端住宅项目,开发思路是先多后高,以一期的成功开发所建立的企业品牌来弥补后期的高层抗性问题。至于其他的细节问题,要等详细的市场调查结束后,才能确定。
我在阐述的过程中一直注意老总的表情,可惜他太稳重了,居然看不出任何认同或反对的情绪
继续谈了下报酬方面的问题,他就告诉我要和其他股东商量一下,让我回去等通知。
3、报到第一天:感觉很不好!
面谈后两天,对方通知我入选了,两天后出发。
见到其他两位股东,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物以类聚。因为我同样无法从他们的表情里感悟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