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会计网-引领房地产会计行业潮流!

房地产会计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论坛热门版块 国内最热门的房地产财务同行交流平台 房产会计问吧 - 房产会计实务 - 纳税筹划

论坛推荐版块 我们的宗旨:房会天下 网聚精英 房产会计专题 - 房产开发资料 - 成本预算

网站培训课程 房地产会计财税专业培训 财税课程咨询 - 课程在线报名

查看: 355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解读] 年收入超12万报税详解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9-21 11:07
  • 签到天数: 94 天

    [LV.6]常住居民II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18 21:29: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年收入超12万报税详解
    来源:
    信息时报
    作者:
    李杉
    发文日期: 2008-02-26 2008-02-26

    为了让纳税人更清楚准确地计算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自行纳税的各项申报所得,时报本期逐一举例介绍年所得的计算方法,让纳税人清楚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项目等的计税方式。
    劳务报酬所得
        4000
    元以上减除20%费用
    劳务报酬年所得,是按照未减除法定费用(每次800元或每次收入的20%)和纳税人在提供劳务过程中缴纳的有关税费的收入额计算,是收入额减除纳税人在提供劳务过程中缴纳的有关税费(包括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和法定费用扣除标准之后的余额。
    法定费用扣除标准:每次收入减除有关税费的余额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
    应纳税所得额公式:
    1)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允许扣除的有关税费-80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允许扣除的有关税费)×1-20%)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如果纳税人的每次应纳税劳务报酬所得超过20000元的,应实行加成征税,其应纳税总额应依据相应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其中每次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为2000元;每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0000元的税率为40%,速算扣除数为7000元,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案例
    罗某为M服装厂设计服装三次,分别于20073月、7月、11月取得设计费3800元、28000元、63000元,分别缴纳营业税金及附加209元、1540元、3465元和扣缴个人所得税558.2元、4350.4元、12051.2元;客串B电视台某法律节目,2007112月每月取得劳务收入5000元,电视台每月按规定扣缴营业税金及附加275元和个人所得税756元。
    年所得=3800+28000+63000+5000×12154800元>12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允许扣除的有关税费-费用扣除标准)=3800-209-800+28000-1540×1-20%+63000-3465×1-20%+5000-275×120%×12=116947
    应纳税额:
    1)(3800-209-800×20%=558.2
    2)(28000-1540×1-20%×30%-20004350.4
    3)(63000-3465×1-20%×40%-700012051.2
    4)(5000-275×120%×20%×129072
        558.2+4350.4+12051.2+9072
    26031.8(元)
    稿酬所得
    未超4000元减除费用800
    稿酬所得的年所得,是按照未减除法定费用(每次800元或者每次收入的20%)的收入额计算。稿酬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收入额减除法定费用扣除标准之后的余额。
    法定费用扣除标准: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
    1)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80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1-20%)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1-30%)
    案例
        2007
    年,方某出版一部科技专著,取得收入50000元,出版社已代扣税款5600元。且在每期中国某科技报上负责某个版面科技文章的撰写,报社每月支付其稿费6000元,报社已代扣个人所得税。假设方某除稿酬所得之外,没有其他项目收入。
    年所得=50000+6000×12=122000(元)>12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50000×1-20%+6000×1-20%×12=97600(元)
    应纳税额=97600×20×1-30%)=13664(元)
    财产租赁所得
    一次取得跨年度所得视为年度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的年所得,按照未减除法定费用(每次800元或者每次收入的20%)、修缮费用(每月不超过800元)和纳税人在出租财产过程中缴纳的有关税费(包括营业税、城建税、印花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教育费附加等)的收入额计算。
    对于纳税人一次取得跨年度财产租赁所得的,全部视为实际取得所得年度的所得;对于共有房屋出租收入的,如租赁合同、协议有约定收入分配比例的,按约定分配比例划分个人收入;如租赁合同协议没有约定收入分配比例的,按谁出租,谁得益,谁申报的原则划分个人收入。
    财产租赁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收入额减除法定费用(每次800元或者每次收入的20%)、修缮费用(每月不超过800元)和纳税人在出租财产过程中缴纳的有关税费(包括营业税、城建税、印花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教育费附加等)的余额。
    法定费用扣除标准:每次收入减除有关税费和维修费用的余额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
    1)每次(月)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月)收入额-准予扣除的有关税费-修缮费用(800元为限)-80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月)收入额-准予扣除的有关税费-修缮费用(800元为限)〕×1-20%)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一般适用税率为20%,但对个人出租居住房屋取得的所得暂减按1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提供劳务过程中缴纳的税费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照未减除法定费用(每次800元或者每次收入的20%)和纳税人在让渡特许权使用权过程中缴纳的有关税费(包括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的收入额计算。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收入额减除纳税人在提供劳务过程中缴纳的有关税费(包括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和法定费用扣除标准之后的余额。
    法定费用扣除标准:每次收入减除有关税费的余额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
    1)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允许扣除的有关税费-80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允许扣除的有关税费)×1-20%)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不得从收入额中扣任何费用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每次取得的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不得从收入额中扣除任何费用。其中,每次收入是指支付单位或个人每次支付利息、股息、红利时,个人所取得的收入。
    对于股份制企业在分配股息、红利时,以股票形式向股东个人支付应得的股息、红利(即派发红股),应以派发红股的股票票面金额为收入额,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适用税率。
    案例
        2007
    年,国内人员王某取得公司股权分红(非上市公司)120000元,扣缴个人所得税24000元;银行储蓄存款账户孳生利息收入1200元,扣缴个人所得税172.5元;购买企业债券,取得利息收入1500元,扣缴个人所得税300元。
    年所得=公司分红+储蓄存款利息+企业债券利息=120000+1200+150012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120000+1200+1500=122700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120000×20+1200×8.5/12×20+1200×3.5/12×5+1500×20=24472.5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转发到微博
    九鼎财税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08-10-9 13:09:43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资料,谢谢分享。

  • TA的每日心情

    2015-9-17 10:33
  • 签到天数: 10 天

    [LV.3]偶尔看看II

    3#
    发表于 2008-10-11 21:50:49 |只看该作者
    题目与内容不达意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09-8-19 17:50:52 |只看该作者
    收下了,希望自己有那么一天,自己也可以为国家税收贡献自己的力量。。。。。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