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擦汗 2017-9-30 09:09 |
---|
签到天数: 14 天 [LV.3]偶尔看看II
|
本地房企懵了
虽然万科此次推出的4个楼盘中,魅力之城和逸品阁已经是尾盘,房源面积也基本上是90平方米以下的小户型,但200多套房源大面积的促销,还是让业内人士大跌眼镜。虽然万科用了“万客会10周年之青年置业计划”的名头,但显然谁都看得出来,这只是一个幌子,降价才是其中真正的含义。
其实就在万科推出优惠房源前的9月1日,同样是外来地产大鳄开发的楼盘,位于下沙的世茂江滨花园正式对外开盘,也因其大胆的促销方式吸引了众多眼球。此前,这个楼盘在电台上打出广告:开盘当天预定的客户,都有机会买到7折的房子。据了解,该楼盘此次推出了1套7折、2套8折、3套9折的优惠房源,而没有中奖的客户,目前的折扣是9.6折,优惠幅度还是非常大的。
无论是世贸江滨花园的7折,还是万科的8折,对于杭州楼市来说,无疑都是新鲜事物。用杭州一位业内人士的话说,杭州楼市近13年来的楼盘广告中,如此明目张胆打折的,还是第一次。这意味着,外来地产大鳄的领跌行动在9月伊始,就正式打响了第一枪,与此同时,他们也给原本想在“金九银十”大干一番的本地开发商们,来了个当头一棒。
外来开发商更多考虑全国整体平衡
对于万科和世茂的降价优惠活动,外来开发商们显然更能认同。
“在新房源推出之前,针对老房源或者尾盘推出一些优惠措施,这在杭州以外的市场非常正常。”一位来自北京的开发商这样告诉记者。说这话时,他特别强调了一下“杭州以外的市场”。他说,世茂拿出几套房源来促销,开发商更多的是为了吸引来电量、来访量的促销方式,还只是一种技术层面上的做法,还不涉及到价格策略。
而对于万科的房价直降行为,另一位来自上海的开发商甚至表示,“万科既然能光着屁股跑,我们为什么就不能穿着裤衩跑呢?”他认为在目前这样的行情下,是个企业就会想着跟万科跑,关键是怎么个跑法。他表示,接下来公司会千方百计向购房者传递一个信息,就是新推的房源位置、景观都比以前的差,以便把价格调低下来。他说,不变动是不行的,不然肯定就卖不动。
广宇集团总裁助理任坚刚也表示,作为摊子铺得很大的外地房企,他们采用降价快速回笼资金的策略,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考虑的不是一个区域,而是全国整体的平衡。而攻略地产执行董事祝军华认为,跟不少本地房企卖不掉房子,死扛着过冬的做法不同,很多外来开发商特别是上市公司,都是资本运作型的,他们要回报股东利润,每年都有年度销售指标,这个山头不惜一切代价都要攻下来,所以降价很正常。
事实上,一位外来开发商就明确表示,“来自总部的压力很大”。“总部的唯一要求就是卖掉房子,回笼资金。至于以什么样的价格体系卖,他们不管。如果不是为了安抚老业主,我们老早就降价了。”他说。
本地品牌开发商“痛心疾首”
相对于外来开发商的心平气和,本地开发商的言辞要激烈得多。
“万科这种做法,搅动了杭州楼市格局。”杭州一位品牌开发商显得有些“痛心疾首”,他说杭州楼市已经经历过好几轮宏观调控,每次都相对风平浪静地度过了。那是因为一方面,杭州本地开发商都是民营企业出身,抗风险和抗煎熬能力比较强,加上浙江民间的购买力很强,完全有能力度过这个“冬天”。外来品牌开发商如此大幅度降价,实际上表现出对杭州楼市没有信心,也会把本地开发商苦心经营起来的市场给做坏,而一旦把市场做坏掉,对谁都没有好处。
事实上,在之前杭州楼市经历宏观调控的时候,本地房企也有过优惠打折。但即使优惠促销,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对此任坚刚的描述是:“就是市场有动荡,也会把压力留给自己,不会完全抛给市场。”不少开发商认为,房地产行业一定程度上是一个信心行业,如果市场信心没有了,那么这个市场就完了。但外来房企如此大张旗鼓地降价,实在让不少开发商费解:“不知道他们想要干什么?”
杭州本地开发商领军人物、滨江房产董事长戚金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如果杭州楼市还全部是本地企业,这个市场会走得更为平稳一些。因为本土企业大部分的家当都在这里,长期主战场还是在杭州,很珍惜这个区域,对这个市场有保护意识。而外来公司不一样,他们很有可能只是这个区域的“过江龙”。如果他们在其他重点区域的项目销售不畅,那么很有可能就会因为全局,牺牲掉杭州的利润空间,采取降价策略,最后殃及本地企业。
本地企业不会大规模降价
那么,面对外来开发商杀气十足的降价招数,杭州本地开发商会否跟风?
“不用说,我们早有态度,绝不会降价的。作为本地的企业,这点行业责任感还是有的。”对于会否跟风降价,杭州本地一位品牌开发商这样表示。他承认,在目前这种情况下,销售压力也很大,价格不会开得很高,但绝对不会如此大规模降价。
事实上,在许多本地开发商看来,降价这种事情,要做就做始作俑者,跟风就没多大意思了。况且,在当前本就清淡的楼市下,如果一味跟风降价,也不一定能够起到促进销售的目的,说不定反而加重了市场的观望气氛。
而让本地开发商对降价有所顾虑的原因,显然还在于本地企业在杭州的企业形象。一位本地开发商告诉记者,自己的主战场就在杭州,开发的楼盘一直以来都是靠杭州购房者在支撑,正是靠着他们的楼盘在楼市火爆时的巨大升值潜力,以及楼市萧条时的抗跌性,才一点点积累起自己的品牌,万一开发商随意涨价或者跌价,完全不顾及老业主的利益,那么自己苦心经营的品牌形象,很有可能会毁于一旦。
“虽然法律没有明文规定,房子买了只能涨不能跌。但房子是大宗商品,不是买件衣服买辆车那么简单。如果一个楼盘随便就能打折,购房者会认为开发商先前的利润空间很大,随意玩弄业主于股掌之间,久而久之,会失去购房者的信任,也无法得到新客户的真正认同。”
业界人士认为,很多刚刚进入杭州楼市的外地开发商,首个楼盘还没开发成功,就加入了大幅度降价行列,对于自身品牌在杭州楼市的建立,也是不利的。
杭州楼市价格体系或将重建
虽然许多本地开发商表示不会大规模降价,但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之前完全由本地房企一统江山的杭州楼市,将随着外来地产军团市场份额不断壮大,不复存在。由此,由本地开发商所组建的价格联盟,也将发生改变。
自2005年嘉里建设集团入杭,外来地产大鳄在杭州楼市,早已经不是一个新名词。不过因为这些“外来和尚”在杭州的项目大多没有开始销售,所以并没有给杭州楼市带来很大的影响。但是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世茂、复地、中海、万科、华润新鸿基等项目的推出,以及接下来保利、金隅、天鸿、金地等楼盘的即将开盘,外来品牌商无疑在杭州楼市越来越有话语权。
如果说在楼市好的时候,本地与外来房企两大阵营还可以相安无事。那么,当楼市进入调整期,外来品牌开发商——原先杭州开发商眼中的“狼”,终于露出了自己野性的一面。
采访过程中,业内人士纷纷表示,万科这些大牌开发商的行为,在许多购房者心目中,其实代表了未来价格的方向。他们的降价,肯定对于市场的打击会比较大。而杭州本地开发商之前苦心经营的价格堡垒,被击破也不是没有可能。特别是对于本身就有很大运营压力的开发商,之前正碍于面子,不敢随便降价,现在万科带了个头,正好给了他们跟进的理由。如此一来,杭州楼市铁桶一块的价格体系很有可能出现分化,从而引起市场巨大的波动,形成连锁反应,最后重构楼市价格体系。
加速行业整合速度
对于万科降价,许多业内人士还有颇多猜测。
“万科现在手头有150亿元现金,这个月又要发40个亿的公司债券,万科在上市公司里土地储备算是比较少的,接下来两个月杭州又有好几块土地要拍卖,万科降价是何目的?”杭州某网站上,一位名叫“水爱上了鱼”的网友提出质疑。
那么,外来房企率先降价,是否真的只是销售房源、尽快回笼资金那么简单。而大幅度降价,能否真正促进销售?
事实上,根据杭州透明售房网显示,截至9月2日晚9时,世茂江滨花园新推出的碧景湾248套房源,仅成交1套,预定0套。无从知晓此次促销达到的真正效果。
业内人士分析,万科选择在传统“金九银十”到来的9月初大幅降价,而这正是许多开发商想要铆足劲大干一场收复江山的关键时刻,实在很难说不是有意预谋。因为它最直接的结果还不是快速获得刚性需求的认同,尽快销售房源,却是给予了对手沉重打击。“因为2007年下半年在杭州拼命拿地的企业,惨了,而近期将要开盘的房企,懵了。”
“水爱上了鱼”最后的结论是:“我认为万科是要打击杭州地产信心,死掉一批开发商,动摇市场,为他下一步圈地做准备。因为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土地储备还是非常关键的。”
采访过程中,持这一观点的业内人士显然并不在少数。一些本地开发商甚至表示,万科是一个“疯狂的搅局者”,它降价实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因为万科财大气粗,它的全国战略使得它能够快速滚动开发,但对于一些只能在单个项目里赚取利润的项目公司来说,万科此举会扰乱他们原先的计划,在得不到市场认同后,最终退出这个市场。
显然,对于杭州楼市,在外来品牌开发商率先举起降价大旗的同时,一场关于企业生死存亡的行业整合大幕,也正在拉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