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会计网-引领房地产会计行业潮流!

房地产会计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论坛热门版块 国内最热门的房地产财务同行交流平台 房产会计问吧 - 房产会计实务 - 纳税筹划

论坛推荐版块 我们的宗旨:房会天下 网聚精英 房产会计专题 - 房产开发资料 - 成本预算

网站培训课程 房地产会计财税专业培训 财税课程咨询 - 课程在线报名

查看: 144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会计] 坏账准备专题(定义、使用范围、计提比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9-21 11:07
  • 签到天数: 94 天

    [LV.6]常住居民II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8 21:56: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坏账准备专题(定义、使用范围、计提比例)
    一、坏账准备的定义理解
      坏账准备是企业对预计可能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所提取的坏账准备金。通俗的理解就是,当应收款项存在无法收回可能性的时候预计要确认的损失,也就是说这种预计损失只是企业根据历史经验,债务单位财务情况及相关信息,做出的一种合理估计一种判断一种预测,不一定是实际发生的,所以叫准备金。
    二、坏账准备使用的范围
      坏账准备是对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应收分保保险责任准备金等
    三、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的依据
    应当根据企业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的情况,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合理地估计。除有确凿证据表明该项应收款项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外(如债务单位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导致停产而在短时间内无法偿付债务等,以及应收款项逾期3年以上),一般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其实就是管理人员根据已有经验的一种判断。
    1、坏账准备计提的方法
         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有“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和“销货百分比法”,“个别认定法”这四种方法的计算如下:
    (1)余额百分比法:根据会计期末应收账款的余额乘以估计坏账率即为当期应估计的坏账损失,据此提取坏账准备。
    例:甲公司采用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2002年末甲公司应收账款的余额为20000元,提取坏账准备的比例为5%,2003年发生了坏账损失500元,当年末应收账款的余额为30000元,计算甲公司在2002年和2003年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以及2002年和2003年末坏账准备科目余额(假设甲公司2002年初坏账准备账户余额为0)。
    解:2002年末甲公司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为20000×5%=1000元;
    2002年末坏账准备科目余额为1000元;
    2003年甲公司发生了坏账损失500元;
    2003年末甲公司的坏账准备余额应为:30000×5%=1500元;
    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为:1500-(1000-500)=1000元。
    甲公司2003年末坏账准备科目余额为:1000-500+1000=1500元,即会计期末应收账款的余额乘以估计坏账率。
    (2)账龄分析法:根据应收账款入账时间的长短来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
    例:2003年末乙公司的应收账款账龄及估计坏账损失如下表:
    单位:元
    应收账款账龄应收账款金额  估计损失(%)   估计损失金额
    未到期         20000             1%       200
    过期6个月以下10000              3%        300
    过期6个月以上6000               5%       300
    合计36000-800472515049258474@163.COM
    假设甲公司2003年初坏账准备账户余额为贷方100,计算出2003年乙公司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以及2003年末坏账准备科目余额。
    解:2003年末坏账准备账户余额应为800元,2003年年初有坏账准备贷方余额100元,因此在本年中应计提坏账准备800-100=700元。
    2003年末坏账准备科目余额为:100+700=800元,即根据应收账款入账时间的长短来估计坏账损失。
    (3)销货百分比法:根据赊销金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
    例:丙公司2003年赊销金额为20000元,根据以往资料和经验,估计坏账损失率为1%,2003年初坏账准备账户余额为贷方200元。计算2003年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和2003年末坏账准备科目余额。
    解:丙公司2003年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为:20000×1%=200元,
    2003年末坏账准备科目余额为:200+200=400元。
    (4)个别认定法: 这是针对每项应收款项的实际情况分别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
    例:公司是根据应收单位账款的5%来计算坏账,但是有一企业有明显的迹象还款困难,就可以对这一企业的应收账款进行个别认定法计提坏账准备金按10%或其他。
      在同一会计期间内运用个别认定法的应收账款应从其他方法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中剔除。
    注意:以上四种坏账准备计算方法中余额百分比法和账龄分析法计算的都是当年末坏账准备科目的余额,只有销货百分比法计算的是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数额,即在用前两种方法计算时需要考虑坏账准备的期初余额,而在用后一种方法计算时不用考虑坏账准备的期初余额。  
          个别认定法区别于余额百分比法和销货百分比法的主要特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对坏账准备计提的依据不再是销货总额或赊销总额,而是客户的信用状况和偿还能力;二是计提坏账准备的比率不再是所有的欠款客户都用一个相同的比例,而是信用状况不同其适用的比率也不同。只要调查清楚了每个客户的信用状况和偿还能力,再据此确定每个客户的计提比率和欠款数额,就能核算坏账准备。
    四、坏账准备的会计核算
    (1)小企业会计准则(1122 应收账款 )
         一、本科目核算小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生产经营活 动应收取的款项。
         二、本科目应按照对方单位(或个人)进行明细核算。
         三、应收账款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小企业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形成应收账款,应当按照应
    收金额,借记本科目,按照税法规定应交纳的增值税销项税额,贷记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按照其差额,贷记
    “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科目。
         (二)收回应收账款,借记“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科目,
    贷记本科目。
         (三)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认应收账款实际发生的坏账损
    失,应当按照可收回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照其账面
    余额,贷记本科目,按照其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小企业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
         计提坏账准备不单纯是一个计算的问题,他需要财务人员根据债务人相关的现状判断企业预计的损失,由于小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简单,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水平不高,没有完善的赊销政策多以现金结算为准,不具备计提准备的条件,所以此次小企业会计准则,没有设置【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同时也没有设置【坏账准备】科目只是要求发生坏账直接转销差额计入【营业外支出】
    (2)会计准则
         计提坏账准备金是通过“坏账准备”账户进行核算的,企业在年度终了时,应对应收账款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坏账准备。其账务处理如下:   
    (2.1)企业在提取坏账准备时,应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账户;贷记“坏账准备”账户。
    (2.1.1)如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大于坏账准备账面余额的,应当按其差额计提,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账户;贷记“坏账准备”账户。
    (2.1.2)如应提取的坏账准备金额小于“坏账准备”账面余额,应按其差额作相反会计分录,借记“坏账准备”账户;贷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账户。   
    (2.2)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作为坏账处理,转销应收款项,借记“坏账准备”账户;贷记“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账户。   
    (2.3)已确认坏账损失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全部或部分收回时,应按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账户;贷记“坏账准备”账户,同时借记“银行存款”等账户;贷记“应收账款”等账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转发到微博
    九鼎财税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3-29 20:29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2#
    发表于 2013-2-4 16:01:50 |只看该作者
    谢谢了,楼主太好了,不要钱。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4-4 09:53
  • 签到天数: 370 天

    [LV.9]以坛为家II

    3#
    发表于 2013-2-23 18:20:10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