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账从会计学原理来看,“账”指一种符合特定会计技术要求的经济主体真实经济活动的书面记录。“账”是报表的基础,有总账和明细账之分。总账来自于明细账,明细账来自于记账凭证,记账凭证来自于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是经济主体经济活动的最原始记录,有来自于经济主体外的原始凭证和来自于企业内部的自制原始凭证。账务处理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差错,从而造成对外公布的报表数据失真。当差错,尤其是重大差错是由财务会计报表决定者主观故意造成,则虚假财务会计信息就形成了。可见,假账(虚假财务会计记录)是虚假财务会计信息的编制基础,因此,假账问题特别引人关注。
在企业成为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后,假账就直接起源于处于企业权利结构中心的经理层为维护和增加自己权利的活动。社会经济活动中同假账相关利益方,如经理层、大股东、政府、中介机构等,对待假账的行为各不相同,造成假账成为一种有很大需求的商品。而防止假账的制度设计又存在巨大缺陷,因此,假账就成为了社会问题。
假账带来收益的同时也会为有关利益方带来现实或者潜在的巨大损失。
![]()
![]() ![]() htt![]()
由于在产品完工程度的确定比较复杂,有些部件的完工程度需要采取技术方法进行测定,于是有些企业在此做文章,利用约当产量估算的特点,调节当年损益。即为了虚增利润,多计在产品数量;而为了虚减利润,则少计在产品数量。
[size=+0][size=+0][size=+0][size=+0][size=+0][size=+0][size=+0][size=+0][size=+0][size=+0][size=+0][size=+0][size=+0]
[size=+0][size=+0][size=+0][size=+0][size=+0][size=+0][size=+0][size=+0][size=+0][size=+0][size=+0][size=+0][size=+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