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13 小时前 |
---|
签到天数: 423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
2011年11月17日 05:00任晓中国证券报
中国人民银行16日发布的《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示,下一阶段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把货币信贷和流动性管理的总量调节与强化宏观审慎管理结合起来,并根据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状况和信贷政策执行情况对有关参数进行适度调整。
报告介绍,第三季度,央行“继续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措施,根据形势变化对有关参数作了适当调整”。
分析人士认为,10月末信贷突击增长,显示货币政策预调微调已开始。央行提出“对有关参数进行适度调整”,可能意味着未来如果出现经济增速持续下滑,为保证信贷增长持续,央行可能对差别存款准备金率计算公式相关参数继续进行调整,适度放松该公式对商业银行放贷行为的约束。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制约商业银行放贷的主要约束有存贷比指标、资本充足率指标及存款准备金率。
前两项松动可能性不大,比较可能的是央行将对差别存款准备金率计算公式相关参数继续进行调整。
分析人士表示,存款增速不容乐观,成为当前制约商业银行放贷首要因素。年末商业银行可能面临比较大的存贷比考核压力。
报告显示,9月末,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79.4万亿元,同比增长14.2%,增速比6月末低3.4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8.1万亿元,同比少增2.1万亿元。此前,央行发布的10月金融运行报告显示,10月人民币存款减少2010亿元。
报告称,金融创新分流存款使货币供应量有所低估,具体表现为:一、9月末,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为2.8万亿元,同比增31.9%;二、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余额6992亿元,同比增39%;三、商业银行表外理财产品余额为3.3万亿元,同比增45.7%;四、境外金融机构在境内的存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内的流动性和总需求。
展望四季度,报告指出,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适度增长。合理运用利率等价格调控手段,调节资金需求和投资储蓄行为,管理通胀预期。加强对社会融资总量的监测与调节,保持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
要着力优化信贷结构,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加大对结构调整特别是农业、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引导金融机构把握好贷款投放进度和节奏,切实做到有保有压,保证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要,重点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支持民生工程尤其是保障性安居工程,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继续加强地方融资平台公司贷款、表外业务和房地产金融的风险管理,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监测分析,做好风险提示工作,防范系统性风险。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加快发展外汇市场,推动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创新。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稳步拓宽人民币流出和回流渠道。推进在银行间外汇市场挂牌人民币对新兴市场货币交易,更好地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服务。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变化对资本流动的影响,加强对跨境资本的有效监控。
---------------------------------------
一年期央票利率再下调 机构激辩降息预期
中国人民银行前日公布,当日发行的1年期央票参考收益率3.4875%,较上期下降了8.58个基点。而在上周二,1年期央票发行利率28个月以来首度下调1个基点。
作为货币政策的“风向标”,1年期央票利率连续走低,令降息预期越发浓厚。与此同时,此次1年期央票发行量达到520亿元,为今年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而本周到期资金量仅560亿元,引发了市场对央行态度的猜测。
这究竟是央行有意释放货币政策放松信号,还是市场需求推动,机构对此分歧不小。
国泰君安昨日下午的研究报告称,1年期央票发行利率连续下降且降幅显著,再次释放了货币政策全面转向宽松的强烈信号。目前3.49%的1年期央票发行利率已经低于3.5%的1年期定存利率,这意味着央行已经释放了降息的预期。
“可以确认央票发行利率已经出现下调趋势,市场会出现减息预期,对于股市、债市是双重重大利好。”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石磊指出。
不过,金元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王晶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现在是市场倒逼央行,机构都报很低的收益率去投央票,央行不得不下调利率。二级市场收益率下降得太快了,所以这次央行发行量也上来了。”在王晶看来,央行并不想刻意释放宽松信号,整体上还是想“维稳”,并不希望马上转入宽松。
石磊认为,本期央票发行规模较大,体现了机构投标踊跃,但对于关键的1年期央票发行利率而言,其利率不是投标单独决定的,体现出了政策引导。
“这是市场情绪推动的,机构十分乐观,报价很低。”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黄文涛告诉本报记者,“当前依然是负利率,央行应该不会降息。”
光大银行首席宏观分析师盛宏清亦称:“都是机构认购热情高涨引起的,还不能说是央行要释放货币政策信号。”
东方证券研究报告指出,此次1年期央票发行规模增加至520亿元,主要为了防止发行利率过快下降,央行不希望被市场理解为“降息预期增强”;在旺盛的市场需求下,520亿元的发行规模能够覆盖大部分的需求。
国泰君安预计央票发行利率下调步伐不会停止。“目前1年期央票3.39%的二级市场利率仍大幅低于发行利率10个基点,也意味着未来1年期央票发行利率仍将继续下降,届时降息预期将进一步加强。”
在乐观的预期之下,截至11月15日收盘,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涨跌互现,整体仍显宽松。其中,隔夜利率上升1.37个基点,报2.9125%;7天利率微跌0.92个基点,报3.2975%;2周利率下跌34.09个基点,报3.3949%,1个月期利率上升2.64个基点,报4.5622%。
央行周二并未进行正回购操作,但520亿元的央票发行规模,已经创下最近半年来最高水平,本周到期资金仅为560亿元,这意味着本周很有可能重启净回笼格局。
上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谨慎,共发行300亿元28天期正回购、100亿元1年期央票与20亿元3个月期央票,全周到期资金1090亿元,实现净投放670亿元,为央行连续第二周净投放。(第一财经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