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用户从未签到
|
房地产开发企业如何进行纳税筹划讲座五
还有一位同志问我,听说你这个项目差价有几个亿,现在怎么得了?你这几个亿,将来成本怎么列支,将来你这几个亿从税务上直接形成利润,形成利润以后,不得了,税务三个亿的差价,至少要交一个亿的税,不得了的事情。所以,我们经营决策,当然刚才讲了一个问题,不买公司可能也买不了项目,有它的难处。但是,我觉得双方都对税法有问题的话,就要坐下来认真谈了,把税法作为双方谈判的一个重要的事先考虑的因素,说在明处。就是说我如果买几个亿差价的公司,我将来税收怎么处理。那么,你必须要对我做出让步,就是说价格做出让步,或者给对方出一个难题,你必须给我开据经营性发票,不要开资金往来发票,因为股权转让肯定给收据或者是开资金往来发票,这些东西没有用,将来进不了成本。那么,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大家看选择法在我们房地产企业经营当中重要不重要?很重要的,可是我们企业决策的时候,往往找不到替代的方案,找不到可供选择的方案,往往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一个选择,你非这么做,不这么做,你就不能交易。所以,选择法给我们的税务师们,给我们的筹划人员提出了挑战,那就是一定要深层次的参与你客户的管理,就是你能够设身处地为他想出新的替代方案,那是有一定的水平要求。那么,选择法也是广泛应用在房地产开发阶段,销售阶段和利润分配阶段等多环节,甚至包括公司注册阶段。给大家提供几个选择,新版房地产企业时,实物投资好,还是货币出资好?哪一种更有利于节省税收?同意货币出资好的举手?七个人。同意实物出资好的人举手?两位。我们分析一下,如果货币出资,打到房地产帐上的话,你这个帐上的钱能提折旧吗?帐上的钱不但不能提折旧,还会滋生利息,利息要交33%的所得税。实物出资呢?比如用一辆宝马车投资,宝马车到公司以后要依法既提折旧,折旧增加了房地产公司的开支。所以,实物出资好于货币出资的原因在于会发现摊销或者是折旧杠杆作用,要有钱投进去,起不了这个作用。所以,在这个选择当中,我们房地产企业大多都选错了,肯定是实物出资好。实物出资有四大好处,第一,实物出资将对房地产企业产生折旧效应。房地产企业一旦发生折旧费用,无论形成开发成本,或者形成管理费用,都将对房地产企业的利润是削减的过程。第二,以土地和房屋投资,将免征营业税和土地增值税,会发生免税效应。请大家把讲义翻到第57页,我们来佐证我这个结论的正确性,57页,财税2002,191号文规定,是这么写的,以无形资产,土地是不是无形资产?是。以无形资产,不动产,投资入股与接受投资放十利润分配,共同承担风险的行为不征收营业税,同时对该股权的转让,也不增收营业税,所以土地和房屋的投资,将营业税一免到底,是一个了不起的免税政策。下面,看一下增值税的免税,你们讲义上没有,没有就看我这里的文件。财税1995,48号,关于土地增值税一些具体问题规定的通知,第一条,关于以房地产进行投资联营的征免税问题,关于以房地产进行投资联营的,投资联营的一方以土地(房地产),作家入股进行投资,或者是作为联营条件,将房地产转让的所投资联营的企业中时,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所以,我们用实物投资,土地和房屋投资,也是免土地增值税的。所以,实物投资还会发生巨大的免税效应,这是第二个好处。第三个好处,实物投资有评估增值空间,为个人财产和集体财产的增值,创造了机会。比如说我们后面讲到纳税方法之一,比如我现在有一个免税公司,我有一栋写字楼,那么你现在是房地产公司缺办公楼,怎么办呢?有可能把这个写字楼评估增值投到你那个公司去,你那个公司拿到我的评估报告作为固定资产入帐,既提了房屋折旧费用,必然随着高的价值提的折旧就是高了,这样就把企业整体资产提高了。有的企业想把规模做大,实际上就是通过评估来倒手的,这样就评估增值有空间。如果我这个企业处在免所得税期间,那么我这次评估的行为,对我所得税的影响很小。比如说大家刚才看了,我安置退伍士兵企业,三年免所得税,所以我评估增值也不怕,评估增值即使视同销售缴纳所得税,我这个企业免税。所以,我免税企业将资产评估增值投到非免税企业,房地产企业是非免税企业,投到房地产企业的时候,房地产企业接受到我的资产房屋是增值后的,因此增值后的资产将发挥较高折旧的效应。所以,这边不交税,却提高了房地产折旧成本,起到了这么一个合法的节税的目的。房地产税肯定是要交的,但是房地产税和我们所得税相比,当然所得税贵,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两弊相权,取其轻,如果非要交税,就找交税少的项目交。我问你,房子放在那儿,不评估增值,也是交房地产税,特别是将这个房子用于出租的话,房地产税实际是一样的,评估增值也好,不增值也好,房地产税都是根据租金收入2%增的。所以,跟你评估增值没有什么直接关联。这是我讲的第三个好处,有评估增值空间。第四个好处,有利于规避个人所得税。假如我有一辆宝马车,现在我有一个项目公司要开办,这个宝马车现在在我个人名下,我评估一下,将这个宝马车通到项目公司去。这个宝马车开了七、八年,按照道理折旧折的差不多了,但是我评估一下,可能这个宝马车还值五、六十万。那么,五、六十万投到我的项目公司去,帐面股本表示为张某某六十万股本,这时候变成我的股本了。我问大家,如果这个项目公司注销了,我往会抽股本,是把原来宝马车拿回来,还是拿六十万的现金?你发现我把一辆破宝马车投进去,拿回六十万现金,这六十万现金不交个人所得税,因为它是我的股本,但是我如果拿回八十万,多了二十万,要交四万块钱个人所得税。如果还是拿六十万回来,很显然我这六十万一个方面起着变现作用。另外,我抽回六十万现金还不交个人所得税。如果我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实物投资好,还是货币投资好?你们心里自然有了一杆称,这就是选择法在企业经营当中的应用。我估计回去以后,大家在办项目公司的时候,肯定会想起我的话,实物出资好,找一个评估机构,把我的车评估一下投进去,而且我这个车自己开着也提不了折旧,费用也不能报,报也要扣税,干脆投到企业算了。我交大家这些方法都是合法的,不要有任何的顾虑。反而有一些企业做假帐,那个风险太大了,也不符合君子行为。实物出资是允许的,像汽车、住房,是这样,现在工商局是这样的,实物出资有一个评估报告,根据评估报告在公司章程当中著名一下,出资方式是实物的,还是货币的。我们国家公司规定,只是对无形资产出资不能超过注册资本的25%,是可以的。我刚才给大家讲了一个,刚才一个房地产公司写字楼一千问,评估成五千万,这个主意是谁出的呢?是工商局人出的,然后变成五千万。工商局人出主意,税务局找麻烦,让补交八百万的个人所得税,分三年偿还,这是我上午给大家举的例子,这是真实的例子,不是我坐在家里面编出来的。我个老师的身份是双重的,我一方面是老师,另一方面还是商人。**给你们发资料,那都是商人的行为。那么,商人好处是什么呢?我如果是老师的话,我讲课没有几个人愿意听,因为我在学校待的时间长,政策离我越来越远,企业利润离我们越来越远,将来给你们讲课都是来自实践第一线的同志,他有自己切身的经历,给你讲的案例都是真实的,甚至有可能你明天本人也碰到这种情况,我相信大家肯定碰到类似的,或者是更新型的问题,我们要用新的文件,新的角度,解决你新的问题。这是给大家讲的选择法,选择法例子太多了,比如说材料你小规模纳税人材料好,还是一般纳税人材料好?小规模的,对,一般增值税纳税人肯定是买一般纳税人的,但是作为房地产开发商买小规模,只要质量保证。为什么呢?因为小规模纳税人出售的材料所含增值税比一般纳税人少了11个点,或者是13个点,也就是说价格便宜,有利于节约开发成本,这就是选择法,考虑了税收因素。一般纳税人不卖17个点,赔死了。小部门纳税人只需要加四个点,或者是六个点就可以了。所以,同样质量,消费者一定要便宜一点,这都是属于选择法。所以,你懂税以后,在公司决策当中不会犯错误。这就是我们讲的选择法的威力。后面还有一些方法,我在讲义里面讲了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特别是房地产企业自身的优惠政策,一定要抓紧利用好,比如说营业税里面,我给大家讲了五条优惠,土地增值税讲了六条优惠,我们企业如果有条件能创造利用这个优惠政策的话,就应当尽量创造条件去利用。那么,第三、第四、第五,时间关系,就跳过去,你们再看看我那本书,书上写的也比较详细。
下面,给大家讲企业外部筹划方法,讲义第14页。也就是说从企业外部搭建一个免税平台,为房地产开发企业节税创造调整。我给大家讲纳税筹划概念时提到一个很重要的经济现象,就是企业的税负率往往随着利润率的上升而上升,随着利润率的下降而下降。而我们筹划的目标又是为了税负率在既定利润率的前提下进行减少,在这里,唯一的方法是必须在企业的外部重新搭建一个免税平台来实现。我们给这个免税平台起了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大家记一下,叫邮箱公司。什么叫邮箱公司呢?所谓邮箱公司就是指不以生产经营为主要目的,而是以获得税收优惠,取得比较税收优势,或者方便资金化转而设立了具有明确经营地址和联系方式的公司。这个公司一个最大的特点,相比较你现在这个公司而言,它具有优惠,或者能够取得比较税收优势,也就是说它交的营业税的税率比你现在交不动产营业税率要低,或者说它交的所得税率比你现在交的所得税率低,我们把这样的公司统统称为邮箱公司。它告诉我们企业真正的节税在企业外部,而不是在企业的内部,因为企业的内部空间非常狭窄,帐目处理只是一本帐,如果要在企业内部动手的话,多多少少留下帐目处理的痕迹,税务检查也很容易找到问题。但是,企业外部不一样了,通过资产转移,业务转移,价格转移,把企业收入、利润、以及成本分摊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从而为新的企业税收减少来带动整体税收负担减少创造条件。那么,大家就要问了,我们房地产企业是一个什么因的邮箱公司呢?下面一个问题是邮箱公司究竟怎么来注册。给大家提供三点建议,邮箱公司注册要注意三个方面,第一,公司的性质。公司性质不同,新办公司享受的优惠是不一样的,所接到税务政策待遇是不一样的。那么,在这里又提到三个方面,第一应该考虑注册个人投资和合伙企业替代现在的有限责任公司。因为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只交个人所得税,不交企业所得税,明显的比有限责任公司少交了一道所得税,会带来节税机遇。第二应当学会寻找合作伙伴,至少有五类人值得房地产公司在新办公司时优先录用或者是合作。这五类人分别是,财务2003,26号文件,大家不要认为这是老师讲课的道具,这不是的,这是国家的法规,希望大家记下去。也许你今天学了十个优惠政策,只有一个被你用上了,对你来讲今天学习成果是巨大的。或者老师一句话对你有用,就行了,今天学习就有成就。那么26号文件讲关于自主择业的军转干部有关税收政策通知,文件中强调,为自主择业的军转干部就业新开办的企业,大家看这个企业规模、行业都不受限制,刚才那个退伍士兵只能是服务型,现在军官比士兵的待遇高一点,是你哪怕开办房地产企业都所谓,只要你房地产企业安置了军官,占企业总人数60%以上,作为房地产企业来讲,这确实是一个苛刻的要求,但是我发现有的房地产企业确实能做到这点。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以在三年内,免三年的营业税和所得税,我看我们一个项目公司就是三年,三年税免下来就不得了。所以,这个政策的利用机会是很多。我问大家,这个政策你们手中有吗?税务局不敢给你们,一给你们,你们都跑去减免税了,不给你们属于渎职罪,给你们税收不到,干脆不给企业,不知道就算了。我们国家什么情况?你这个企业有优惠政策,你找税务局,就给你,你不知道,专门就吃你不知道的饭。所以,我希望一定要养成要政策,学政策的习惯。再给大家几个习惯,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94.001号文件,你们注意文件后面始终有一个字,叫有效,就是你不要怀疑它的政策到现在还执行不执行,后面注明有就不用管了。文件中强调对新办的独立核算的从事咨询业、信息业,信息业里面包括广告公司,技术服务业的企业或者是经营单位,自开业之日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所得税,这个政策全国适用,不分地区。你把这个文件给他看,他不执行,浙江省据我了解还不是这种情况。局限于这个行业,就办一个信息公司,就是信息管理咨询公司,或者就叫做广告公司。我强调一下,像上海、北京咨询业,只要是咨询公司都免两年,不管你咨询什么东西。浙江两极分化,政策也有宽松的时候,什么税都不收,报税制,一年交十万块钱就行了,还有一种特别严格,有板有眼,但是我告诉你,咨询也不是你讲的那样,因为浙江我的客户比较多,听了我的课以后,他们办了很多管理咨询公司,很顺利便了两年所得税,而且文件很快批复到了,税务局没有说什么,也批了,因为后来国家税务总局也出了文件,为了扶持第三产业发展,可以把第三产业,服务业范围拓宽。现在国家整个产业导向,就是希望把就业的人群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从世界发达国家来看,第三产业就业人群将来占到50%以上。像我们国家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只占了10-15%左右,**这个就业比重,可以看到中国就业还处于发展中国家中上等的位置,很多指标证明了这一点。大家还可以看看军办的独立核算的从事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可以第一年免,第二年减。从事商业物资业这些行业,可以免征所得税一年。这些政策大家要掌握,下面请大家记一个财税2000,84号文件。我多给大家文件,就表明你们筹划机会多了一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我送大米,以后要送东北产的,以后要送泰国大米,看你哪一种米煮什么饭出来,那是你自己的事,但是你如果指望我去给你办,可以……王老师:
第二,房产中介公司,房产中介公司有两类,一类能买断房产的,一类只能提供服务,不能买断的,也就是说有的能包销,包销销不掉,能买断。还有一个就是只能卖多少是多少,拿提成。这个房地产中介公司都有免税公司,因为它是属于服务型的,怎么讲
呢?哪个优惠政策都能挂*上。第三,咨询、广告等服务型公司。第四,个人独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我就不想多讲多少了,但是有一点个人独资企业将发挥巨大的压力,有的老板愁,我这个房地产公司这么多钱往家拿,报销也不行,借款也不行,我搞房地产公司最后赚钱也不想交太多的税,怎么办呢?我告诉你一个办法,就是另外再注册一个个人独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税在全国来看,除了交营业税以外,其它个人所得税都是定例征的,根据你开票金额征的。比如北京是3%,比如说开一个会议费发票给你,是根据会议费发票交5%的营业税,3%的个人所得税,加在一起是8.5%,这个交完以后,个人独资企业的钱,随你个人自由支配。大家想一想8.5的税和你把公司钱往家拿交20%的个人所得税相比,哪个轻?当然是8.5的轻,所以这是举办独资企业好处在于可以拿走几百万,几十万,但是税负要比直接扣20%的所得税要轻。而且还有一个好处,它的费用会形成你那个公司的所得税税前的费用,交个人所得税不一样,在公司交个人所得税能变成费用吗?变成不了,但是个人独资企业有这个费用。第五个,装饰装修公司。第六个,物业管理公司。为什么装修公司有好处呢?特别是涉及到精装修商品房买卖,装修公司要比不举办装修公司要好的多。首先,告诉大家,装修公司取得的装修收入,交营业税3%,比不动产销售要低两个点。同时,装饰装修公司交不交土地增值税?也不是土地转让单位,也不是房产转让单位,因此它取得的收入不交土地增值税。最大的作用把房地产开发企业精装修部分,由你的装饰装修公司跟业主去签,业主将一部分房款支付给他,作为业主来讲一般都愿意,如果包在房价里面,交的契税和大修基金都提高了。所以往往业主也比较能够接受你这个提议,装修这一部分跟装修公司去签,还是按照毛坯房卖给你,你拿的是精装修,税务上是这么规定的。如果你一个房地产公司用一个合同规范两部分收入,一部分毛坯房,一部分精装修,税务不承认,因为你完全可以把毛坯房价格降下来,提高装修价格,这些避免了营业税和土地增值税,所以税务不承认,所以干脆税务规定包在一起交营业税。如果交给两个公司去操作就不一样了,房地产公司依法缴纳营业税和土地增值税,装修公司交营业税和所得税。所以,装修公司在分解精装修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还有物业管理公司,比如像我们有的房地产企业,有相当多的代收费用是由房地产企业代收的,这个是错误的。根据国家规定,物业管理公司可以代收很多费用,而且物业管理公司代收费用是不交税的,这时候我们可以分解出来,将代收费用交给物业公司代收,而不应该由房地产公司代收,房地产公司代收任何费用都要交税。对物业管理企业有特殊规定,可以代收。同时,由于物业管理企业本身是居民服务企业,可以争取税收减免,而房地产企业去减免不了。所以,如果我们房地产企业有大量的未出售的门面房,我建议大家不要由房地产企业直接经营去出租,因为房地产企业直接经营出租的话,形成的收入、利润通通要交33%的所得税。但是,你如果把这一部分房产承包给、转租给或者投资给物业管理公司,它对外投资,会形成大量节税的机会。刚才我给大家讲了物业管理公司作为服务型企业,争取免税机会是多的,房地产公司没有机会。所以,物业管理公司争取了一个免税机会,把房地产公司门面房也好,优质房也好,可以转到物业管理公司经营,这样可以实现收入和利润的合法转移。
最后,给大家介绍一下,公司注册以后,怎么样合法转移收入和利润,回到讲义14页。同志们也许会讲为什么不把邮箱概念写在讲义上,为什么不把邮箱公司注册的要求写在讲义上。其实,你们想为什么不写在讲义上呢?为什么直接告诉你收入转移费用成本分摊呢?没有为什么,只是想告诉你,你光看讲义看不到什么东西我上次接到一个电话,他没有听过我的课他看讲义看不懂,王老师收入转移什么意思,从哪儿转到哪儿,我说我不知道,你听就知道了。但是,我如果把邮箱公司注册,一看就知道,所以我告诉大家你必须来听课,不听课损失的是你自己。当我们免税公司注册下来以后,你就知道收入怎么转移,从哪儿转移到哪儿,毫无疑问从房地产公司转移到免税公司去。收入怎么转移呢?给大家提供三个方法,从我们目前研究的水平来看,也只有这三个方法,没有第四个方法可以发现。第一,资产转移法。比如我刚才提到了门面房,出租房,这些将为房地产公司带来大量收益的,如果放在房地产公司经营的话那是大错特错的。这部分优良资产形成的收益都将在房地产公司交税,而且所得税没有任何免税机会。怎么办?我们要将这些资产,通过以下四种方式进行转移,承包、租赁、投资、买卖四种方式,将资产转移到免税公司或者是地税公司。由此可以看出,从税务筹划角度来看,我们反对房地产企业搞多种经营,因为多种经营所形成的利润,就像长江一样,它的水全部汇到长江,国家正好从长江里面弄走三分之一的所得税。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工作在长江的边上建闸门,不但让水不再流进长江,而且把长江的水抽掉。筹划的思路,如果把利润比喻成水,不让水再流到房地产企业,不但让水不进来,而且把水抽掉到我的免税,低税的公司去,这是十分重要的。当然,我这里是讲筹划,实际上大家用到工作当中操作,往往可能筹划的逃税的方法综合应用,比如说我就发现不少房地产企业,注册了一个没有免税的公司,但是这个公司怎么说呢?能开票,开票以后,这个公司所得税也不交,营业税照交,公司也不了了之,税务局也这么回事,但是房地产企业费用就列支了,利润也转移走了,这个就是擦边球,国家政策规定综合应用,这个不反对,只要你能够不犯事,房地产企业本身不触犯国家法律,这个方法也可以用。现在非正常户在企业里面所占的比例也相当大,但是最好能争取一个优惠政策。基于这个邮箱公司在香港设立,还是在澳门设立,还是在中国的浦东新区设立,这个我管不着,但是肯定想一个办法搞一个低税或者是免税的公司,这个公司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够找到,中国的邮箱公司太多了,中国肯定有大量的邮箱公司的机会。
第二个方法,业务转移法。就是把回报较高的业务,从房地产企业分离出去。大家看我手两杯子,假如我买这个杯子能赚五块,买这个杯子能赚五毛,你们说我现在想避税,把哪个业务分出去交给免税公司干?这个被子卖赚五块钱一个,这个杯子能赚五毛钱,而且我知道两者卖的数量差不多,我说我是把玻璃杯拿出去卖还是瓷杯卖?所以,把玻璃杯这个优良的业务剥离出去,交给我的新办的一个商贸公司去做,而且我知道新的商贸公司可以免所得税一年,所以当我发现一有笔业务非常突出,又形成公司主要利润的时候,这个时候我可能就开始筹划了,这就叫业务剥离法。告诉大家,这个本身绝不犯法,这是企业的经营权利,我愿意把这个杯子在A公司经营转到B公司经营,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业务剥离法,或者是业务转移法。第三个方法,定价转移法。把商品压价卖给你的销售公司,再通过销售公司卖给你的最终客户,这个方法就叫定价转移法。那么,销售公司肯定具有优惠政策的,比如商品房,我压价卖给个人,然后通过个人到二手房加以,个人不交土地增值税,成功的解决了土地增值税的问题。我再讲一遍,把商品房、别墅卖给个人,再通过个人在二手房交易,成功的避开了土地增值税,也避开了营业税,也避开了企业所得税,这种做法就是定价转移法。比如说我一个人买三十套房子,卖的价格是批发价,明为批发,实为价格下降的理由。价格下来以后,卖给他以后,这个人也是你的人,他拿二手房倒。根据国家明文规定,个人买卖住房,免征土地增值税,起着这么一个作用。当然,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一个专门的中介机构,道理是一样的。同志们,如果我们开发一个别墅项目的话,如果房地产公司直接卖的话,它的利润率是40%,利润率40%,意味着土地增值税率就高了,可能是适用40%的土地增值税税率。你如果想把土地增长水税率40%降下来,甚至是免税的话,很简单的道理,有两个人卖,首先A卖给B,B再卖给最终消费者,A要拿一部分利润,B要拿一部分利润,两者利润率必然下降,从而导致土地增值税的税率下降。
最后,我给大家再讲一讲成本费用的分摊法。如果收入转移困难的话,就出第二个方法,反其道而行之,就是增加房地产企业的开发成本和费用,怎么增加呢?有六个方法,我们研究到目前为止只发现六个方法,像我们发现太阳系有九个恒星一样。这六个方法,第一,资金借贷法,就是由免税公司将资金拆借给房地产公司用,并且向房地产公司收取资金占用费的行为。房地产公司支付了资金占用费,必然增加了开发占地费用。那么,作为免税公司来讲,形成资金所得免税,所以利润从房地产公司到免税公司去,成功的解决了它的所得税负担问题。也许大家讲了你咨询单位要交营业税,就是说不是安置免税企业,不是免营业税企业,拿5%营业税换33%所得税机会,哪个划得来?当然是免税公司是划得来的。这是资金借贷法。第二,租赁法,由免税公司将房产、办公楼租给房地产公司用,并且向房地产公司收取房屋租赁费,或者车辆租赁费,这样房地产公司支付租赁费,就形成它的开支,但是收取租金的一佛,肯定形成它的收入,这样利润就从房地产公司转移到了租赁公司,如果租赁公司是你开的呢?那么效果比较明显。特别要注意,租赁公司必须是邮箱公司,也就是我们讲的低税或者是免税公司。第三,前两个方法有一个弊端,资金借贷法要拿资金才行,租赁法要拿财产才行。如果邮箱公司什么都没有,既没有钱,又没有物,但是我照样想增加房地产公司费用怎么办呢?就是服务收费法,服务收费是看不见的,是什么呢?收取手续费、代理费、广告费、咨询费、劳务费等等。比如说我组建一个广告公司,房地产企业广告费列可以在销售额8%以内,我把这个楼盘广告通通交给我办的广告公司,广告公司开票,把钱打给你,广告公司免两年所得税,广告公司再找媒体,或者是再找广播电视台去做广告。它的肯定是赚钱的,但是它赚的钱说不好听的话,实际上就是开发公司白给它的钱。你列支的标准跟税务现在规定是8%,一个亿的销售可以用八百万的广告费,这个税务局无条件承认,就给你服务收费带来了机会。所以,有的公司一注册的时候就知道这个公司肯定发财,为什么呢?因为只是人家利润往这儿转移而已,而且能开出广告业发票。根据税务局规定,广告业发票抬头是广告业专用发票,广告费支付的情况下可以列支。这种方法特别适合楼盘广告投入比较多,像这样的企业就可以适当的加大这个机会。当然,咨询费也可以,销售佣金也可以,反正转移一个,打几百万,千八万的利润小菜一碟。第四个,原材料高价销售法。第五个,债务重组法。第六个,资产评估增值法。后面几个方面,我就不给大家讲了,你们自己琢磨一下,反正思路跟前面那个是一样的,都是加大房地产企业开发费用和开发成本为目的的,而且必须在法律的许可范围之内进行操作。到这里为止,我把外部筹划的方法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我估计明天有的同志就想飞回去,先注册公司再说,肯定有机会的,王老师就是这么说,肯定是有用的,我在这里给大家讲当然是有用的,这是我们实践经验的总结。
就我今天讲一天课,你们在清华学习费用已经乘十倍的回报回去了,保证是这样的,最后由于时间关系,后面还有一些内容,特别是我那一本书你们再翻一翻,看一看。如果实践当中还有一些问题的话,希望大家跟我保持联系。今天,我的最大的收获就是跟这么多的老板在一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