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会计网-引领房地产会计行业潮流!

房地产会计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论坛热门版块 国内最热门的房地产财务同行交流平台 房产会计问吧 - 房产会计实务 - 纳税筹划

论坛推荐版块 我们的宗旨:房会天下 网聚精英 房产会计专题 - 房产开发资料 - 成本预算

网站培训课程 房地产会计财税专业培训 财税课程咨询 - 课程在线报名

查看: 8707|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 总经理必备的财务知识\投资决策管理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89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3 22:41: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建立有效的项目评估体系
        在许多国家,私人和公共投资项目,必须在得到项目所在国或地区政府批准后才能实施。政府通常要对项目进行评估,评估拟建项目是否符合政府的发展目标、开发规划,项目对本国或当地经济、社会、环境等的影响及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投资者在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后,为了分析其可靠性,进一步完善项目方案,往往也聘请另一家独立的咨询机构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估。而对项目的贷款银行,项目评估则是其贷款决策的必要程序,评估结论是发放货款的重要依据。和可行性研究一样,项目评估是咨询工程师在项目前期论证阶段的重要业务内容。
      一、项目评估的概念和特点
      ()项目评估的概念项目评估是根据客户的要求,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目标,对投资项目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判断、权衡各种方案的利弊,向业主提出明确的评估结论。项目评估要从委托者的角度出发,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论证和评价,预测项目未来的发展前景,从正反两个方面提出建议,为决策者选择项目和组织实施提供多方面的咨询意见,并力求准确、客观地将项目执行的有关资源、市场、技术、财务、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基本数据资料和实际情况,真实、完整地呈现于决策者面前,以便其做出正确、合理的投资决策,同时也为项目的组织实施提供依据。
        在项目投资过程中,依据开展评估活动的时间及所处的阶段,通常可把项目评估分为前评估、中间评估和后评估。项目前评估是指在项目的投资前期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依据所进行的评估,中间评估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项目进行的投资效果分析,项目后评估是在项目建成投产后若干年(一般为项目建成投产后两年)依据项目实施结果而进行的总结性评价。这里重点阐述前评估,有关后评估的内容将单独进行专题讲述。
       
       
    项目评估应解决的关键问题是:项目的基本目标与社会经济近期或远期发展目标之间是否存在冲突;拟定的营销战略是否与项目目标相适应,是否考虑过多种战略方案,为何选择拟定的战略方案;项目的范围、营销方案、生产规模、工艺技术和厂址是否与项目的营销战略、资源条件相适应;项目能否有效利用当地资源,项目所需的主要投入物是否还有其他更好的用途;项目总投资、生产成本及销售成本的测算是否在可接受的水平上。项目总投资水平是否在能够取得的资金所界定的财务限度内;现金流人和流出的结构及相应的净现金收益的结构是否满足投资者和贷款机构的最低要求及期望;在项目生命周期内,本国货币及外汇供应是否足以偿还债务;累计的折现收益和每年的收益对项目规划周期、通货膨胀、市场价格、商务环境变化以及不可预见因素等的敏感性如何;是否已经鉴定了关键的不确定性因素,其风险何在,是否有管理或控制它们的策略;风险的财务后果如何;项目的生态环境的影响如何;项目的受益者是谁,项目对社区有何影响;项目对妇女、扶贫、公平分配等的影响如何;项目是否具有持续性和可重复性;项目对社会、地区、行业发展的影响。
        项目评估应坚持系统分析的原则,利用统一的指标、合理的价格、科学的方法,进行独立、客观、公正的科学论证,力求选择出最优方案。
        ()项目评估的工作程序
        项目评估是一项时间性强,涉及面广,内容复杂的工作,因此,在开展项目评估工作时,一定要合理地组织和有计划地进行。项目评估一般分为评估前准备、组织评估小组、制定评估计划、调查收集资料、分析测算和编写评估报告等六个阶段。
        1.评估前准备
        在签订委托评估合同后,即开展准备活动,主要是熟悉项目情况,分清评估的重点和难点,与业主建立沟通渠道,指定项目负责人和联络人等。
        2.成立评估小组
        根据项目的行业特征和繁简程度,由项目经理选择专家组成评估小组。一般包括:市场分析人员,负责项目建设必要性、市场分析等评估内容;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建设条件、技术设计、工程建设与设备安装、环境保护等评估内容;财务、经济分析人员,负责项目的投资估算、财务分析、资金来源和经济评价等评估内容;其他辅助人员。
        3.制定评估计划
        评估小组成立后首先应制定一个详细的项目评估计划,以指导评估工作的正常进行。评估计划包括:评估内容。按照项目的特点、性质,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明确评估的目的;评估重点。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提出评估的重点,如产品市场及发展趋势、原材料供应的保障、投资估算、资金落实情况、工艺技术的先进适用性、主要设备选择的合理性、财务及经济效益等;资料清单。包括产品市场分析资料、投资估算依据、工艺及技术资料、财务和经济分析的基础数据、项目的有关水电汽和原材料供应、资金来源、用地、环保等的证明、保函、协议和合同文件资料,调研的地点、部门和内容等;进度安排。按照业主的要求,订出各个工作环节的时间和步骤。
        4.调查收集资料
        围绕评估计划和人员分工情况,分头对评估所需的资料和信息进行调查和收集,并加工处理。通常收集的资料有:市场资料,包括产品和原材料的供求现状、趋势、价格、来源和销售方向等;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各项原始数据及必要的旁证和补充资料;有关制度、规定、规范和办法等。在调查和搜集过程中,应注意数据资料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5
    .分析测算

       
    在对调查资料进行加工整理的基础上,对项目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测算,主要包括市场容量和生产规模分析、工艺和技术分析、基本财务及经济数据预测、财务分析、经济分析、不确定性分析和社会评价。
        6.编写评估报告
        评估报告是评估机构将分析测算的结果,按照一定的格式和要求形成的文字报告。应注意不能以项目业主或决策者的口气来编写,而应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大量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提供有说服力的评估结论。报告要求结构简明、清晰,语言简洁、明确。
        二、咨询工程师在项目评估中的主要工作
        咨询工程师接受委托,开展项目评估工作,不同的委托主体,对评估的内容及侧重点的要求明显不同。政府部门委托的评估项目,一般侧重于项目的经济及社会影响评价,分析论证资源配置的合理性;银行等金融机构委托的评估项目,主要侧重于融资主体的清偿能力评价;个人或机构投资者委托的评估项目,将重点评估项目本身的盈利能力、资金的流动性和财务风险。但一般地,一个完整的项目评估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对项目投资建设的必要性和市场预测的结果进行评估,分析项目存在的必要性;对项目建设条件和技术工艺方案进行评估,分析项目实施的资源和技术保证条件;对项目的财务、经济及社会影响进行评估,提供判别项目取舍的依据;对影响投资效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进行评估,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出合理化建议。咨询工程师在项目评估阶段的主要工作简述如下:
        三、项目建设条件的分析与评估
        在基于逻辑框架矩阵为基础的项目评估框架体系中,项目建设条件的分析评估应属于逻辑框架要素中重要假设条件所要评估的内容。这部分的评估内容主要包括:(1)资源条件评估,包括物质资源(原材料、供应品、建筑材料、机器设备等)、财力资源(资金实力、融资条件和渠道)、技术资源(专利技术、工艺设计、加工配方等)和人力资源(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普通劳动力等),对各种资源的来源、可靠性、时效性和经济性进行分析和评价;(2)基础设施条件评估,包括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条件;(3)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是否符合建厂要求;(4)地方政策和法规,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的支持和参与程度等;(5)厂址条件和地理区位等;(6)市场条件评估,包括国内外市场需求、价格水平、市场份额、竞争能力、营销策略和手段等。
        1.技术评估
        在基于逻辑框架矩阵为基础的项目评估框架体系中,技术评估应该分属于逻辑框架要素中重要假设条件项目实施的投人活动所要评估的内容。评估准则:项目设计合理,在工程技术上处理适当,并且符合一般公认的有关标准。评估内容:项目规模、布局和地理位置;工艺路线和设备选择;采用的技术是否是当地的适用技术;项目实施计划是否可行;能否达到预期的生产水平等。评估要点:审查项目所选用的技术参数是否正确;所依据的工程技术标准及设计规范是否合理;是否已充分考虑项目执行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和价格上涨的问题;土木工程和设备采购的安排是否符合有关要求;项目的营运成本、劳务费用等与工程有关的财务数据;原材料供应及配套设施;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需要指出的是,在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深度与国外通行的做法接轨的情况下,项目评估中的技术评估深度也应相应加深,要做到对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工程技术方案(相当于目前我国的初步设计的深度)进行系统的技术评估,必要时还应进行设计优化,这就对项目的技术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组织机构评估
        在基于逻辑框架矩阵为基础的项目评估框架体系中,组织机构评估应该属于逻辑框架要素中重要假设条件先决条件所要评估的内容。评估准则:组织机构设计合理,管理高效,能够保证项目的顺利建设和有效运作。评估内容:组织体系设计,包括项目单位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人员素质、政策和工作程序;政府对这些机构的政策等。评估要点:项目执行机构组织是否健全、高效,是否符合实现项目目标的需要;是否需要改变政策或组织机构;执行人员素质是否合格、工作效率如何,激励及约束机制的安排是否得当等。我国目前的项目评估中,组织机构的评估,无论在内容还是在深度方面均比较欠缺,急需加以规范及补充。
       
        3.
    项目财务评估
       
       
    财务评估包括投资方案财务评估和融资方案的财务评估两个方面。投资方案财务评估,对构成项目投资财务方案的财务基本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可靠性及项目本身的财务盈利能力进行评估,主要是根据工程技术方案,对项目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无形资产等投资构成及取费标准进行评估,对销售收入、经营成本、有关税费、利润预测及项目投资现金流量预测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对各种财务数据有关的项目生产规模、产品方案数据、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进行评估。评估的主要目的是在不考虑融资方案、所得税、折旧等人为因素前提下,判断项目本身所具有的盈利能力及投资价值,分析项目本身的可行性。评估的对象是项目本身,一般采用有无对比的原则,分析由于项目的实施可能产生的现金流量变动情况,进行折现现金流量分析,分析的内容和结果与项目的融资主体的财务状况无关,也与项目的融资方式无关。对于各种不同的投资项目,这部分的分析内容及方法基本相同。
       
       
    融资方案财务评估的评估准则:财务风险最低,股东权益最大化。评估内容:项目的资金来源是否可靠,资金数量能否满足项目的需要;财务杠杆的选用是否恰当,项目的债务清偿能力,能否全部偿还贷款的本息和其他债务;项目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股东的权益投资能否收回,股东能够获得的投资回报。评估方法:成本效益分析、财务杠杆分析、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财务计划方法等。评估的重点是要预测项目计算期内基于融资主体的完整的现金流量,如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包括项目建设投资、流动资金投入、资产变现收益、期末资产回收、对外投资收益、项目收益再投资等弓1起的现金流量;融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包括各种权益资金、债务资金的筹措、借款还本付息、股本分红等引起的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包括销售及营业收入、经营成本支出、所得税支出等引起的各种现金流量,在此基础上进行现金流量规划,分析融资主体的财务可持续性,现金流量结构在时间、币种等方面能否满足投资者及贷款银行的要求,借款清偿能力及股东投资回避能力。融资方案财务评估的评估对象是项目的融资主体。融资主体不同,分析的内容和方法也不同,不同的贷款机构及股东对还贷能力及股东回报的要求不同,评估的基准及侧重点也不同,因此这部分的评估要比投资方案财务评估复杂得多。
       
        4.
    经济及社会评估
        经济评估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分析评价项目的经济效益,通过费用——效益分析等分析方法,寻找能够获得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的方案,从而得出是否投资的建议。对于政府委托的评估项目,尤其要重视经济评估。在评估具体工作中,要纠正目前国民经济评价的一些不恰当的理解。在微观的项目层次上,要从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按照微观经济学关于资源均衡配置的有关原理,结合项目所在地区资源禀赋特征、经济发展水平、市场配置资源的状况,测算相应的影子价格,进行经济评价。由于目前我国市场经济改革进程的加快,价格扭曲的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微观层次的经济评价将逐步退居次要地位。对于政府委托的评估项目,重点要加强宏观层次的经济评价,即从项目影响的区域经济的角度,评估项目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对增强区域竞争力、形成优势、拳头产业的影响,对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影响等等。
       
    对于社会评估,应主要从区域社会的角度,分析项目的受益群体、对社区环境的影响,对性别发展、贫困、公平、社区参与等的影响,项目对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等等。对于政府委托的项目,尤其要重视社会评估。
       
        5.
    项目风险及对策评估
       
       
    主要分析不确定性因素及项目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因素,提出规避风险的对策。一般采用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风险(概率)分析等方法,提出规避风险的对策,以及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采取何种政策来减少风险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转发到微博
    九鼎财税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89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2#
    发表于 2009-9-3 22:41:53 |只看该作者
    企业长期投资现金流量测算应注意的问题

        企业长期投资现金流量测算应注意的问题
        长期投资项目经济可行性的评估,从企业理财的角度看,既可通过投资项目的预期利润额来衡量,亦可通过投资项目的预期现金流量来衡量。现金流量的测算原理和方法与传统上对利润或成本的估算不尽相同。澄清一些成本费用项目与现金流量的模糊关系,并扼要地说明现金流量测算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与营运资本投资不同,固定资产投资具有长期投资的性质,其特点是期限长、金额大。而且,长期投资决策一旦作出,将难以改变.基于这些原因,长期投资决策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企业在将来是否能够生存和发展。为此,在决定从事某个特定长期投资项目之前,企业理财人员有必要应用一系列的方法,对长期投资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进行全面和系统的评估。
      长期投资项目经济可行性的评估,实质上是综合地权衡该投资项目的投入和产出的过程。从企业理财的角度看,投入与产出既可通过投资项目的预期利润额来衡量,亦可通过投资项目的预期现金流量来衡量。这两种方法各有所长,相辅相成。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企业以利润作为长期投资经济效益的评估基础,有些企业则以现金流量为基础。
      现金流量测算是评估长期投资项目经济可行性的一个先行步骤,测算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该项目是被采纳还是被否决。现金流量的测算原理和方法与传统上对利润或成本的估算不尽相同。由于种种原因,人们似乎已习惯于传统的成本利润分析方法,因而通常把一些成本费用项目与现金流量混为一谈。本文主要是为了澄清一些成本费用项目与现金流量的模糊关系,并扼要地说明现金流量
      一、构成生产成本不等于现金流出的项目
      在分析长期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时,经常会遇到固定资产折旧费、开办费摊销、无形资产摊销以及汇兑损失。毫无疑问,这些项目是构成企业生产成本的一部分,但它们仅仅是对过去已经发生的现金流出所进行的摊销,或者代表一种未触及现金流动的“账面损失”。因此,它们不属于拟建项目的现金流出,必须予以剔除。为了加深对这些项目的认识,下面对它们的本质略加剖析。
      1.固定资产折旧
      如前所述,为了进行长期投资,企业必须耗费大量的资金来购置或建造固定资产。但是,这些固定资产(土地例外)经过使用,会发生不断的磨损,致使其服务潜力日趋衰竭,固定资产的价值也随之下降。由于损耗而减少的那部分价值在会计上称为“折旧”。为了补偿这一部分价值损耗,企业必须根据固定资产的购置成本(扣除预计残值)和有效使用年限,采用直接折旧法或加速折旧法定期计算折旧,并将之计入生产成本,然后通过销售收入逐步回收这部分价值损耗。
      由此可见,折旧仅仅是对固定资产投资支出的分期摊销,它并不会使企业因此而发生现金流出。况且,由于固定资产投资支出已经在发生时单独作为拟建项目的一项现金流出,如果再将这些投资支出的定期摊销(即折旧)当作现金流出,无疑会使拟建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支出重复计算。有鉴于此,在分析现金流量时,折旧费必须从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中剔除。
      2.开办费摊销
      开办费是指长期投资项目在筹建期间所发生的费用支出(不包括购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支出,以及基建期内应计入工程成本的利息支出)。尽管开办费在发生时立即形成投资项目的现金流出,但根据公认会计准则,开办费必须在开始生产经营后的一定期限内(通常为5年)分期摊销为费用。因此,项目投资后定期计入生产成本的开办费摊销,实质上代表对已经发生的现金流出的再摊销,不应再当作现金流出,否则,将出现重复计算。
      3.无形资产摊销
      无形资产是指那些不具备物质形态,但能在较长时期内使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受益的资产项目,包括专有技术、专利权、商标权、特许经营权等。无形资产既可以是作为投资而投入的,也可以通过支付货币向其他企业购买。不论其来源如何,它们均应在形成时视作投资项目的一项现金流出。
      和固定资产一样,无形资产的原始价值也必须在一定期限内分别摊销为管理费用。但这种摊销并不会导致现金付出,因而不是现金流出项目。如果在分析现金流量时不将无形资产的摊销费剔除,势必导致不必要的重复计算。
      4.汇兑损益
      如果投资项目投产后的产品销往国外,或所需原材料从国外进口,那么,只要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发生变动,企业将会发生汇兑损益。汇兑损益可分为兑换损益和折算损益两种。兑换损益要么通过减少收入(现金流入),要么通过增加费用(现金流出)而自动得到体现,因而不应再作为现金流人或流出,以免重复计算。至于折算损益,它无非是一种账面损益,并没有引起实际的现金流动,因此,它也不是现金流入或流出。
      二、历史成本计价原则与账外效益
      按照会计惯例,长期投资项目所涉及的资产项目必须以历史成本作为计价基础。这些资产一经入账,不论其市价是否发生变动,一般不调整其账面价值。由于采用了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固定资产、尤其是房地产方面的投资,在物价水平不断上涨的时期里,可能会形成一定的账外效益(即固定资产增值)。特别是投资期限较长的项目,到项目终结时,厂房楼馆尽管已经提完了折旧,但其市场价值可能仍然很大,甚至接近于或超过其历史成本。
      在测算长期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时,这些固定资产可望带来的账外效益也必须予以考虑。具体处理方法有两种:其一,参照房地产价格的上涨指数,逐年估算厂房楼馆的增值额,并将之视同一项现金流入量;其二,根据房地产行情,约略估计厂房楼馆在整个投资期限内可望形成的增值总额,据此作为投资项目终结时可望收回的固定资产投资额。
      三、通货膨胀与现金流量测算
      通货膨胀是经常困扰着企业的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货膨胀对长期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将产生既有利又不利的影响。有利的影响是导致在厂房楼馆和其他建筑物方面的投资发生增值;不利影响是导致直接材料、人工成本和其他经营费用的上升,从而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出量。
      如果物价上涨幅度较大,测算现金流量时可按预计的物价指数,乘以各项现金流量,据以反映通货膨胀对投资经济效益的影响。当然,亦可根据材料、人工和其他费用上涨幅度的不同假设,采用敏感性分析,以便较为全面和系统地反映长期投资经济效益受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
      四、机会成本与现金流量测算
      所谓机会成本,是指由于把原材料、劳动力、机器设备等经济资源用于特定投资项目而不能作他用时,在其他可供替代的投资项目上所放弃的那部分经济利益。
      由于企业的经济资源有限,将其用于某个投资项目,就不能同时用于其他投资项目,所以,只有把已失去的“机会”可能产生的效益也考虑进去,才能对长期投资项目的最终经济效益进行全面的评估。尽管机会成本并不是一项实际的现金流量,但它无疑会影响到投资项目的效益评估,因此,也可将投资项目上所需要的全部投资额的资本成本作为机会成本,权且将之视同一项现金流出。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89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3#
    发表于 2009-9-3 22:42:36 |只看该作者
    企业成本模式与竞争优势

        未来企业成本模式选择
       满足“不同目的,不同成本”要求,成本计量模式应是一个突破会计账户框架的开放系统,它是三层结构的、开放型的、多维成本计量的一个计量系统。
      1.成本计量模式的三层结构
      成本计量模式应该是一个三层结构模式,即作业层次成本计量、管理控制层次成本计量和公司战略层次成本计量(见图1)。其分析顺序是自上而下:公司战略层成本——管理控制层成本——作业任务层成本。公司战略层次运用价值链分析工具,进行“成本链”相对成本优势分析;管理控制层制定成本预算,进行成本过程控制和评价;作业层成本,计算特定对象成本,利用成本动因分析进行成本改善。而成本计算顺序恰好相反,应该是自下而上:作业层次进行原始成本纪录和成本计算;管理控制层利用成本基础信息汇集进行成本预算控制;而公司战略层次则利用作业层与管理层的成本信息进行战略决策与分析。
      2.成本数据库DSS设计思想
      为了保证成本信息能支持多目标决策,成本原始数据库结构应该采用DSS设计思想。DSS系统可以支持多目标决策需要;可以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管理决策问题;可以进行人机交互增加适应性;反应速度快,可以应付不同数据输入,等等。设置两个基本库——数据库和方法库,数据库记载会计交易的基本事项,而方法库则存放不同的确认和计量规则(包括会计准则和非会计准则规则,会计准则只是规则中的一种方法)。在信息使用者使用成本信息时,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目的,选择不同的确认和计量规则,组合成与信息使用者决策最相关的成本信息内容,而不是传统成本计量系统将规则固化在会计数据里。
      3.突破账户约束的开放系统结构
        未来成本计量模式应该突破会计账户系统,在账户系统之外构建一个开放系统。在设计底层作业层次的成本计量系统时,要考虑上两层次即公司战略层次和管理控制层次的需要,以便于数据汇总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图1所示成本计量系统的内在逻辑结构:(1)首先设计成本对象。一般成本对象是多维的,包括产品、服务、项目、客户、作业、部门、商标、计划等。成本对象数量确定要谨慎,因为增加一个成本对象,系统数据处理量将是级数倍增加。(2)根据不同成本对象决定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概念是动态的。直接成本采取追溯方式直接计人特定成本对象,间接成本则需要分配计人。一般来说,将成本划为直接成本越多,成本计算越准确,但计算代价也越大。(3)划分成本等级,确定汇总逻辑关系。制造企业的成本等级一般有产量层次成本、批量层次成本、产品支持成本和工厂服务成本四个等级。划分成本等级,确定合适的成本动因,有利于不同层次管理者分析成本需要。(4)确定间接成本库数量和寻找合适成本动因。一般来说,间接成本库数量越多,越有利于进行成本动因分析,有利于找出价值链上不增值或低效率活动,采取措施降低成本。另外,成本分配基础并不都是成本动因,在正常情况下应该将成本动因作为成本分配基础。(5)选择合适的成本计算制度。实际工作中,单纯的成本计算制度很少见,大多是混合成本计算制度。
      4.财务成本计量系统与管理成本计量系统的内在“一体化”
      管理成本计量系统要突破财务会计系统的束缚,但与财务成本信息有“一体化”联系要求,即数据相互关联,不应该设计成两个数据相互独立的系统,否则将会出现数据不一致问题。在一体化系统设计思想下,尽可能采取“保证局部数据应局部使用,全局数据应全局使用”的原则。此外在进入会计账户数据库的数据时,要设立“屏障”以保证符合会计准则法定性要求。
      5.改变传统成本计算的数据流向
      传统成本数据流向顺序是财务会计系统——管理会计系统——业务系统,即会计交易事项通过凭证输入记入账簿系统,由账簿系统向业务系统提供成本信息资料,为各部门提供成本信息的决策支持。基于这种成本数据流向设计的成本信息系统存在着固有的缺陷,无法从根本上克服成本信息与物流、人流和资金流匹配问题。未来成本计量模式中的数据流向应该恰好相反,由业务系统流向管理会计系统直至财务会计系统。业务部门发生活动立即被实时地记录下来,形成物流、人流、资金流“三流”相匹配信息数据,这类原始状况信息需要占用极大的存储空间。对于外部财务会计而言,所需信息十分有限,将从业务数据库中获取符合会计准则要求的成本信息,记入会计账簿系统。大量价值信息(不符合会计准则要求)被屏蔽在账簿系统之外。
        高新技术企业成本优势的四大来源
        根据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现状,企业应该对自身的产品生产和管理过程中成本的降低引起高度的重视。成本控制必须注重全过程的控制,不仅要控制生产成本,而且要控制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全部内容。只有当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成本才会显著降低。综合来看,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优势主要来源有4个方面。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一般而言,越是处于生命周期的前阶段,能够确定的成本额越大,且功能、构件变更的容易程度越高,两种因素的结合,使这一阶段降低成本的潜力大增。
      低成本设计
      当产品的设计说明书完成时,该产品的成本结构就已确定下来。对许多高新技术产品来说,到设计说明书完成时,该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80%-90%已不可改变。
      为了最大限度地压缩成本,产品设计必须着眼于目标成本和目标利润。要根据市场调查或顾客订货协议估计产品销售价格,再由企业的目标盈利率确定产品的目标成本和目标利润,确定目标成本后,产品设计人员和操作人员就可以根据市场调查结果进行作业设计。如果完成产品全部作业的成本低于目标成本,则产品设计是可行的,否则,就要进行再设计,直到可行为止。
      卓越的开发过程
      开发费用成为高新技术产品的最大成本要素之一。高新技术企业在产品开发中应充分考虑市场定位,不能只片面追求技术性能的先进性。在计算机软件和医药产业领域中,单位产品所分摊的开发成本超过了产品销售成本;在其他产业领域中,单位产品所分摊的成本可能超过了其他的可控成本,如劳动力成本和管理费用。许多公司已经发现产品开发的生产率可以得到相当程度的改善,并且随之所产生的成本差异可能是非常明显的。
      高效的生产环节
      生产环节中涉及的生产成本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战略密切相关。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要集中有限的资本和技术力量,像日本本田公司培养发动机核心能力一样,重点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力量,提高生产环节的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成本的形成依赖于物流供应、生产工艺流程实施、测试总装、质量检验、发货等一系列作业,而大多数作业与传统成本管理中的分配标准不直接相关,必须通过成本动因分析,进行准确的产品成本核算,并通过不断优化作业降低成本。
      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升级换代快,产品库存管理对成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库存量过多,直接影响着设计优化的实施,因此必须建立高效的供应链,加快库存周转效率,不断降低库存水平。同时,通过与全面质量管理同步实施,实现适时生产管理(JIT),降低产品成本。
      产品质量与维护
      进入使用维护阶段,产品在市场价格不断下降的基础上,成本压力不断增加,产品已经由设定的目标成本转变为市场压力下的目标成本。此时结合生产制造和维护等实际情况,对产品进行降低成本优化,提高产品成本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可以通过消除冗余、优化系统设计、采用简易设计方案降低单位成本。应对为提高客户满意度而付出的大量维护成本进行有效管理,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上降低维护费用支出,建立信息内部通道,加快信息的传递速度,加强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提高对顾客要求的回应能力,保证客户需求能及时得到满足。
      在产品废弃或升级时,应该对客户的追加成本及企业的替换成本进行核算,保证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得到全面反映,准确核算产品盈利能力。充分利用销售平台,尽可能地增大销售收入,降低单位产品固定费用。
      卓越的技术
      拥有卓越的技术将是一种竞争对手不容易获取的优势。随着技术变迁,新的产品、新的行业不断涌现。从高新技术企业自身来看,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前的目标市场容量将无法支撑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能够给企业带来利润的业务单元将逐渐减少,核心能力处于嫁接转移或向新领域的扩散之中。此时若不能很好地实现由技术创新带来的产品创新,则市场的局限性会阻碍企业的良性成长。
      由于技术领先者在技术与产品开发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以便通过差别化战略进行产品定位,他们通常不是低成本竞争者,而竞争对手复制他们的差别化需要付出昂贵的代价。
      企业流程再造及供应链管理
      企业流程再造(BPR)是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使企业的生产更好地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企业的流程是指为完成某一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逻辑相关活动的有序集合,强调工作是如何进行的,而不是工作是什么。在传统的劳动分工原则下,职能部门把企业的流程分割成若干环节,人们关注的焦点是单个的任务或工作。在现代市场白热化竞争的情况下,越来越显示出这种模式的弊端。而BPR思考和改造的对象正是企业的流程,是对现行工作方法及企业运作流程进行根本性反省和革命性创新。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通过流程再造,找出自身在成本管理方面的漏洞,进行一场管理革命。
      在流程再造过程中,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是一个重要方面。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在所有业务上成为杰出者,必须联合行业中上下游企业,建立一条经济利益相连、业务关系紧密的行业供应链,实现优势互补,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竞争环境,共同增强市场竞争实力。此时企业内部供应链的管理将延伸到面向全行业的产业链管理。供应链包含了原材料采购、制造、库存、订单处理、分销、货物运送和担保的成本,高新技术企业需要超越制造的范围来实现成本优势,使其他成本要素成为获得成本优势的源泉。在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在整个行业中建立一个环环相扣的供应链,使多个企业能在统一的管理下实现协作经营和协作运作,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使每个企业均可以最小的个别成本和转换成本来获得成本优势。
      人力资本管理
      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决定从业人员的科技素质和高新技术企业竞争成本的关键要素。随着高新技术企业日益依赖于企业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日益重视企业的研究开发,日益重视市场的建构与发展,企业资产会越来越无形化。而无形化的实质是企业的经营优势不再仅仅取决于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而更多地取决于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包括了员工的全部知识和技能,特别是通过培训和实践所形成的各种技巧和新知模式,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环境下,高新技术企业对高级技术人才的使用和选择,反映出各经济类型高新技术企业在确定企业生产结构和发展模式上的重大区别。
      为了增加人力资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的通行方法是以高收入、高福利吸引高素质人才,以高额奖金和红利刺激专业人员能力的高水平发挥。但是任何人在知识的获取和创新上总有其局限性,因此不断地发现瓶颈并加以克服的方式具有局限性,其成本会不断提高。同时,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在少数顶尖高手个人能力发挥的基础上,成本和风险都比较高。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采用两种方法加以解决。一是知识专门化。知识专门化是提高知识获得效益的重要前提,通过将任务有效分解到相对较多的具有不同专业知识的人,可以降低成本和风险,提高知识获得效率。但是知识专门化提高了知识的整合成本,这就需要企业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促进员工之间的知识共享和学习。在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发展迅猛的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面对面的交流,通过网络及其他高新技术工具的交流同样可以降低沟通和协作成本,促进知识的整合。二是建立双赢关系。高新技术企业依赖于每一位员工素质的提高获得并实现经营优势,员工通过高新技术企业的不断发展使自身的人力资本不断提升,从而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优先位置。高新技术企业注重员工的能力提升和职业生涯发展,将此作为员工忠诚于企业的回报。高新技术企业知识资本的增值和员工人力资本的增值同步发展,这是一种双赢的关系。
      规模效应
      当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品开发过程的全球化时,他们能够搜集来自世界各地的客户需求信息,在同一时间向全球所有的市场提供一种单一产品,而同时规划了在成本最低的任何地方制造这种产品的灵活性,从而获得重要的成本优势。
      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协调和平衡所有活动的全球网络,连接所有机构的所有的产品开发者、市场分析员和生产规划者,通过各方面的协同合作,使整个生产经营过程更加有效和快速。那些成功地把全球资源集合起来的大型公司,逐渐发展进入更加有力的和更具反应能力的经营运作,能够更进一步削减成本。这种新的制造规模的优势将提供一种较小规模的竞争者所不能实现的成本优势来源。成本优势的一半来源理所应当是生产制造,制造成本优势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规模经济性通过产量可以实现,特别是当产品总成本中固定成本的分量很高时规模效应更大。当产量较高时,固定成本可以在更多的单位产品上分摊,从而降低了单位产品成本。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89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4#
    发表于 2009-9-3 22:43:09 |只看该作者
    如何做项目分析

        如何做项目分析
        要搞一项事业总有很多决策要做的,有关资本投入这决策自有其特点,如:
        1、直接牵涉到一大堆真金白银的流进流出;
        2、因为越往后的事情越难确定,风险也就越大;
        3、有的项目具有不可逆性,比如把钱换来钢筋水泥建起的厂房,如果后悔不干了,很难拆掉又拿出钢筋水泥来换回同样的钱;
        4、投入和产出之间时常有一段时间差。做一广告,可能不消几天能看到产品销量上升,但做一投资,回报期可以是10年8年;
        5、在一个项目里什么行为最终都反映在钱上面,对投资的分析必须面面俱到;
        6、投入的资源是有限的。不像沟通,只要你愿意,可以无限地投入你的热情;
        7、时间一旦失控,成本就会飙升。所以说“时间就是金钱”。
    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可以用6个要素来衡量一个投资项目,要不你不投资,一旦投资的话必须清清楚楚这6个要素在你的项目里是什么样的:
        1、项目初期成本
        在项目正式运作之前,要投入多少钱。这个钱可能成为将来正式运作之后很大的包袱。在我工作过的一家企业,我见证了它从建厂到试运行到正式生产的全过程。由于建厂期间走的弯路太多,建起了一个远远超出预算的厂,项目评估时预计的盈亏平衡时间只好推迟5年。
        2、每一阶段发生的费用
        一般按年算,第一年要花多少,第二年要花多少………当然,最好是清楚每个月的大致情况。而且最好能分出哪些是固定不变的,比如房租;哪些是随着其他因素,比如产量,的变化而变化;还有哪些是自己能控制的,比如自己的工资可以少拿一些;哪些是无法控制的,比如国家规定的税费。
        3、投资的生命期
         多少年之后,这个项目就差不多等于玩完了,再运作下去也不会有赚钱的可能。这也可以结合产品的生命周期,但不少项目不到产品的生命周期结束就结束了。
        4、现金产生的时间和数量
        什么时候开始能有白花花的银子流进来。就是要预计什么时候开始有销售了,或者有广告收入,或者有人给顾问费。
        5、对原企业的影响
        这个项目有没有可能为其他项目增加利润,比如购入其他项目的产品做原料;或者制造麻烦,比如自己跟自己竞争。
        6、需要的营运资金
        存货大概会是多少,在这行里原料的付款期和产品的收款期一般是多久。
        这些要素最终都反映在财务数据上。现在地球上常用的财务分析方法有:
        1、投资回报率 (accounting rate of return / return on capital expenditure / return on
    investment
        2、投资回收期 (payback o r discounted payback)
        3、净现值 (discounted csh flow o r net present value )
        4、内部报酬率 (internal rate of return )
        我们逐个演算一下这些方法。
      (一)ARR(先纠正一下名字,大陆叫平均报酬率,台湾叫会计报酬率)是这几种方法里唯一不用现金流量而是用帐面利润来评估的,而且也不考虑现金的时间价值,竟敢不用现金作评估因素?
        我们先来过一下现金流的的重要性。麦肯锡出的《VALUATION》里面高呼 Cash is King.
        时至今日,估计也不必太费笔墨去强调这一点。但是,对于利润和现金流的关系,似乎也不能说每个人都非常清楚。在我面试人家的时候,很喜欢问这个问题“利润跟现金有什么关系?”两者基本上是时间差和确定与否的关系。利润表的记录原则是“权责发生制”,就是说一旦能确定某东东的所属关系、某人收款的权利或支付的责任,就由会计记录在案了。而现金的出入必须是眼见为实(当然不用我们自己去看,有银行嘛)。
    最常用的例子就是折旧和销售行为。因为赊帐的缘故,这被记录为属于自己的收入,有可能过几个月才看到,也可能永远都看不到他们以钱的形式出现。货一出仓,利润表就会受影响,但现金流量不一定受影响,如果人家赖帐,就不会有一分钱来碰你的金库。没钱收回来这活还干来干吗?这好像是很基本的常识,但不被重视的例子不计其数。我所在的公司,就是sales volume is KING.
        不知费了多大劲,才说服管理层把收款情况作为销售人员的KPI之一。搞创业的人,都是指望好主意能换钱,问题在于我们的启动资金能不能撑到人家送钱来的那天,还有,人家送来的钱够不够咱花。大家有什么血的教训不妨拿来分享一下。
       再说回这ARR,是等于 平均年度利润 / 投资额。我所做过的项目分析里没有用ARR的,它这种不考虑现金因素的计算方式在概念上已经是大大地落伍,在技术上,其简单易算的特点也因为EXCEL设有NPV和IRR函数而失去了意义。这次我专门看了不少资料来研究如果要用这个公式的话,怎么用。竟然找不到统一的说法,气死我也!主要问题是出在分母那里,是期初的投资总额还是每年的平均投资额?在一份中文资料上还很不负责任地把平均每年现金净流量作分子,这是不能简单相加的,要考虑现金的话,就要折为现值再相加。
        在我看来,可以这么理解这ARR:如果这份投资分析是要呈交给其他投资者或分析师看的,就不要以ARR作为评估的标准了,因为它代表着不成熟的投资评估理念;如果自己要在心里大致评估一下几个小项目的回报,不妨用那公式速算一下;如果人家给你看的报告里只用ARR,你就可以考虑开掉他了:)了解ARR最大的价值也许是在于,跟人家侃项目投资分析的时候可以多一份谈资:)
       (二)payback
        回收期法,这也是一个简单的方法,顾名思义,就是计算什么时候能把资本收回来,之后的事就不管了。对于钱的时间价值这个概念,payback原来是不管的,后来改革了一下,也考虑了进去,然而这就失去了简单这条好处了。虽然简单,但没有一个投资者不想知道自己的投资什么时候能收回来的,所以这个评估方法仍在被广泛使用。
    为了方便说明问题,先把演示数据列一列,。
        有一项目叫down,一项目叫up,前期投入现金都是1000大元,
        down项目净现金流入
        第一年500,
        第二年400,
        第三年300,
        第四年100。

        Up项目
        第一年100,
        第二年300,
        第三年400,
        第四年600。
        Down的回收期:1000-(第一年的500)-(第二年的400)=100(第三年内足以收回),100/300=1/3,即2又1/3年。
        Up的回收期:1000-(第一年的100)-(第二年第300)-(第三年的400)=200(第四年内收回),200/600=1/3,即3又1/3年。
        这么看,是不是up项目比down项目好呢?当然不是了,准确地说,是当然不知道了。从这儿,谁也不知道是不是down项目第五年就玩完了,而up项目正如日方中。Payback是各项评估指标里的一项,主要目的是看看有没有超出投资者的心理底线。关键的地方是,如果算出来的payback太长了,说明这个项目的风险相当大,上一回咱讲过,投资时要考虑的一大特点是“越往后的事情越不好说”。但反过来,payback很短,不一定能说明项目就没问题了,有的人在说服投资人的时候,就有可能用很短的payback来打动人,但说不准那是这个行业的回光返照期。
    时刻不能忘记投资要挑最佳选择,有比较,这些评估方法才有意义。是否最佳选择由好些因素组成的,绝不是一两个指标能说明一切。
        下一回我们来看另外两个考虑钱的时间价值(time value of money)的评估方法吧。大家会说,有了这100,200再计算当然容易了,关键是如何得到将来每年的利润表和现金流呢?所有的这些方法都是基于对项目经营的预算上做的,看来以后应该专门讲一下做预算时要注意的地方。?
        回说到,ARR和payback是不考虑时间的两个经济衡量指标,可是,如果我有一万块,那么,一年之内赚一万块的项目,还是十年之内赚一万块的项目更具吸引力呢?光从回报的角度来看,自然选前者了,这似乎是一个很低级的问题。然而,“现在的钱比以后的钱更值钱,因为你可以把钱用作再投资”这个概念正是许多经济分析的基础,它有一个专门名词叫“钱的时间价值(time value of money)”。
        (三)NPV净现值
        在评估一个项目时,我们要把这个项目将来的回报折算到现在的价值(折现),比如我们对钱的回报率希望是10%(或者说我如果有钱的话,买国债能有10%的利率),一个项目如果在第5年能给我1000块钱,那等于现在的1000
    / ((1+10%)^5)元。这也就是借钱要收利息的道理,如果借我的钱5年之后还,为了要让那时还来的钱还等于现在的1000,那就得收回1000×((1+10%)^5)元。
        把项目每一年的现金净流量都折现,加起来就是项目的净现值了。只要把上面的基本概念搞清楚了,计算就不是问题,因为EXCEL里有专门的函数,一些专用计算器也有这个计算功能。一般来说,NPV是正的话这个项目就是可取的,因为它至少已经有高过你希望的回报率了,如果有几个项目可以选择,NPV越高表示项目将来能得到的钱更多。在计算过程里,利率的选择是有争议的,一个项目选15%作利率可能净现值为负,可是选10%来评估的话就可能就为正了,那么到底这个项目上不上?投资永远是一个比较的概念,就是说我们要考虑的是有没有更好的选择,如果说用15%作利率,等于有一个能给你15%回报的投资选择在等着,那么两个项目之间就可以一较高低;如果没有这样的项目,还敢拿这个回报率来算NPV,这就有点属于存心打压这个项目了。选择回报率就是看手上的钱如果不投这个项目而干别的,能拿多少回报(大不了存银行去),当然,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一点点是可以接受的,但不能凭空想象。NPV这种评估方法相当常用。
        (四)IRR内部报酬率
        在上面的计算中,必然在某一个回报率之下,NPV是等于0的,以前人们得用测算法得到这个值,但现在用EXCEL,也是可以用函数功能很方便地得到IRR,只要有每一年的现金流量数字。如果这个IRR是高于资金成本的话,这个项目就是可接受的,IRR越高表示项目还了投资成本之后剩下的钱越多,能归还股东的就更多。这方法的好处是你不必先假设一个回报率,把IRR算出来之后再说,如果算出来是68%(这是我们公司准备上的一个项目的评估结果),股东自然是放心的,这样的项目上哪找呀;如果算出来是2%,那干脆就存银行得了。
        如果A项目的NPV比B项目的要高,但IRR要低,那怎么办呢?不是没有可能的,但我一时也说不上可以怎么办,哈哈,欢迎把这个项目拿出来,咱来具体事情具体分析。
        其实,所有的这些方法,说白了都很简单,复杂的是把投资期间每年的盈利,尤其是现金流动情况预计准确,下一回咱来列一个做预算的清单和注意事项吧。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89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发表于 2009-9-3 22:43:55 |只看该作者
    投资决策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和工具

        长期投资是一种影响超过一年的投资,例如购买设备、建造厂房等。由于股票和债券等长期投资在必要时可以出售变现,真正难以改变的是生产经营性的固定资产投资,所以这里所讨论的长期投资只限于固定资产投资,又称为项目投资。 项目投资的决策分析,并不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日常财务活动最经常的部分,也许在一个会计年度都难得碰上一两次。但是,它却是企业财务活动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项目投资的金额大,影响时间长,风险大,一旦投资就难以改变或补救。 研究中小企业项目投资的决策分析,必须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对两个问题进行重新观察和思考:中小企业的投资决策采用“现金流量观”好还是“会计利润观”好?中小企业的投资决策采用贴现分析技术好还是非贴现分析技术好?
        一、中小企业投资决策中的现金流量观和会计利润观的比较‚有一个直接的矛盾:一方面现金净流量比会计利润对企业经营决策更有用的观点已基本获得公认,并且成为当代财务管理学和管理会计学的立论基础;但另一方面,广大中小企业经营者的头脑中却没有现金流量的概念,他们追求利润最大化,在进行项目投资的决策时,如果采用数学方法进行定量计算分析,主要是运用财务会计数据。 从理论上讲,现金净流量比会计利润更能客观反映投资的收益,而且在运用贴现分析技术时,几乎不得不采用现金流量的观念。但是现实中,中小企业更习惯于使用会计利润,之所以如此,至少可以归结一个原因--经营者在现代经营和理财知识方面的缺陷。笔者认为,如果中小企业经营者的素质能够进一步提高,他们能够掌握更多一点现代的财务管理知识的话,那么他们是可以接受这个概念的。 向经营者宣传新的观念和理论当然是解决这种理论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有效方法,但引起作者更深一层的思考是:在中小企业的投资决策中,会计利润是不是现金净流量的一个好的替代变量?或者说在中小企业决策者看来,不采用现金净流量导致的损失可以由采用会计利润产生的收益弥补吗?笔者初步分析认为这种猜测可以找到一些实际依据:
         1.项目投资未来现金净流量数据的获取必需在占有比较充分的资料基础上才能预测,这对中小企业决策者来说显得困难而且成本太高,但对会计利润的预测只需要根据企业账簿数据加上个人经验即可估算,这不仅成本低,而且使决策者觉得可靠。
        2.现金净流量与会计利润在数据上的主要差异是投资项目中的折旧费用,中小企业的投资额往往不大,摊到各年的折旧费也不会很多,现金净流量与会计利润在数量上的差别并不大。
         3.如果采用现金贴现分析技术,显然应该采用现金净流量。不过根据笔者曾对中小企业做的调查发现,现实中中小企业很少采用贴现分析技术,现金流量的优势和必要性并不明显。
         结论:与大企业巨额、相对频繁的项目投资决策不同,中小企业在投资决策中并不一定必须采用现金流量观念。在以下条件下,应用会计利润数据将是更好的选择:企业具有较完整和准确的会计核算资料;该项目投资额不很大;采用非贴现分析技术。
         二、非现金流量贴现技术在中小企业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在非现金流量贴现技术中最常用的两种方法是:回收期法和会计收益率法。 回收期法通俗易懂,大致反映投资回收速度,而且计算简便,但是这种方法有两个缺陷:
        第一,它忽略了回收期后的收益,容易造成严重的退缩不前。因为许多对企业的长期生存至关重要的较大型投资项目,并非在开始几年内就能带来收益,实际上,资本投资的全部目的在于创造利润,而不只是为了保本。
       第二,由于决策者以回收期作参数,往往会导致企业优先考虑急功近利的项目,导致放弃长期成功的方案。 然而一种方案是否可取是相对的,要因不同情况、不同项目而宜。中小企业受自身能力等各种因素局限,投资项目往往不大而且时间短,这就使得货币时间价值对之产生的影响也可能不大。企业当然要盈利,但如果老本都丢了又谈何盈利?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采用回收期法做出错误决策的可能性并不大;但对于投入资金大,而且周期长的项目,则不宜唯一使用这一指标,尤其是处在升级阶段的中小企业,急功近利常常使企业走向相反的发展方向。 会计收益率法是以会计收益率法作为评价投资的参数。会计收益率=年均净收益/原始投资额。它在计算时,使用会计报表上的数据以及普通会计收益和成本观念。这种方法要求企业事先确定要达到的必要会计收益率。在进行决策时,高于必要会计收益率的方案可以入选,在多个互斥方案中则选用会计收益卒最高者。会计收益率法遭到的异议一是未采用现金流量观,二是未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我认为它适合于中小企业对项目投资的评价。
         三、现全流量贴现技术在中小企业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尽管大多数情况下中小企业的投资决策倾向于使用非贴现分析方法,但这并不能削弱贴现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中小企业越是发展,越是追求升级壮大,长期投资的规模、范围和频率就越接近于大型企业,这个时候就应尽可能地采用现金流量的观念和相应的贴现分析技术进行辅助决策。 中小企业的投资决策基本上不采用现金流量贴现技术的原因主要是贴现技术的分析成本相对过高(教育成本、雇佣成本),比如对分析人的专业教育程度、分析预测方法、手段等有较高的要求。从一定范围来看,这种分析成本是固定的,因此在投资额较小的中小企业看来运用贴现技术是不经济的。但我认为在以下两个基本条件具备时,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贴现分析技术将在中小企业中得到比较普遍的运用:
        1.经营者普遍受过良好的教育和专业训练。这一方面可以使经营者有能力了解和愿意接受现代的投资决策方法,另一方面也降低贴现分析技术的使用成本(学习成本)。
        2.中小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得到较大改善,首先表现在企业筹资条件的好转,这使得中小企业有可能进行较大规模的长期投资;其次表现在市场逐渐成熟,中小企业经营的不确定度降低,使其对未来现金流量尤其是中长期现金流量能够做出比较准确的估计。 现金流量贴现分析技术中最常用的有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和内含报酬率法。按照净现值法的思路,净现值大子或等于零,则说明投资项目的收益率不低干预定的贴现率,方案可行;净现值若小于零,则说明投资项目的收益率低于预定的指标,方案不可行。净现值法的主要缺点是不能在几个独立方案之间评价优劣,但这个缺点在中小企业看来就几乎不存在了。因为中小企业很少会有对几个独立的项目同时投资,主要是对互斥方案作评价。而在互斥方案中,净现值高的项目当然是最优选择。所以在中小企业的投资决策中,一般说来,净现值法的优点能充分发挥而其缺点刚好未能显现。 现值指数法是针对净现值法的缺点提出来的,它能够对独立方案的投资效率进行排序,但这种需要在中小企业中并不常见。内含报酬率法具有现值指数法同样的优点,而且它还能大约地指出投资项目的实际报酬率是多少,其缺点是计算比较复杂。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89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
    发表于 2009-9-3 22:44:34 |只看该作者
    项目财务分析中的陷阱
        1. 前言
        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项目的财务分析,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的提高项目收益,以较节省的投资、较快的时间、较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收益。项目的财务分析主要有项目财务收益分析和项目财务风险分析两个方面。目前在项目财务分析中有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全过程效益分析和阶段效益分析、宏观效益分析和微观效益分析、价值量分析与实行量分析、预测分析与统计分析等方法。现金流贴现技术是项目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 它联系项目风险进行项目财务分析进而进行决策。虽然现金流贴现技术并不复杂,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问题。本文即对利用现金流贴现技术进行项目财务分析过程这几个常见问题进行分析。
        2. 实体前景与权益前景
        任何一个负债项目都可以从两种前景来做分析, 即通常称作实体前景的公司前景和常被称为权益前景的所有者前景。这两种前景在功能上是相等的, 但混淆这两个前景则会给投资分析带来麻烦和苦恼。
        假设某公司的一个投资项目的资本结构是a1 为负债, a2 为权益。负债的税后成本为i1, 而权益的成本为i2。那么该项目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k=i1*a1+i2*A2。从实体前景角度来看, 当内部收益率为K 时, 与项目的平均资本成本相等, 表明项目既不创造也不损害公司的价值。从权益前景来看, 内部收益率大于k 意味着投资具有吸引力吗? 显然不是这样。由于权益资本的现金流量受财务杠杆的作用, 它们比原始的现金流量更具有风险, 并且需要较高的风险调整折现率。对这些权益现金流量进行折现的标准是权益资本成本, 即i2。实体前景与权益前景产生相同结果并非偶然。由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定义是要保证每个资本供应者都获得等于其机会成本的收益, 所以我们知道由赚取k 的收益( 实体前景) 的公司所做的投资将正好足够补偿债务且使投资者权益获得i2 的收益率。问题发生在投资者混淆这两种前景之时, 即当投资者利用权益资本成本去对实体现金流量进行折现时, 或者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去折现权益资本现金流量时。哪种前景更好。权益前景的问题是, 无论是权益的内部收益率IRR 还是适宜的风险调整折现率都随着财务杠杆作用的大小而变化。公司权益的IRR 在债务筹资为A1 时是i1, 而在债务为A1’ >A1 时, i1’ > i1, 而在全部筹资都由负债来解决时, 权益资本收益率变得无穷大。在实际工作中, 人们常常对负债增加收益如此着迷, 以至于忘记了也应该提高权益投资的收益率。但问题又在于, 即使我们记得杠杆的作用, 即使收益增加也使风险增大, 但要精确估计权益成本应该随杠杆变化而变化的程度, 是非常困难的。因此, 使用实体前景分析, 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首先评估项目的经济价值, 而不管筹资的方式或者如何分配战利品。
        3. 通货膨胀
        在通货膨涨期间‚不论是投资项目的收入还是支出, 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比如一个营销项目, 存货的计价有先进先出和后进先出等不同的计价方法。在通货膨涨期间,后进的物资价格较高, 先进的物资价格较低。使用同一批物资, 若按先进先出法计价,则成本较低, 利润较高, 纳税额也较大, 使项目的现金流入量减少。若按后进先出法计价, 则成本较高, 利润较低, 纳税额也减少, 使项目的现金流入量增大。由于项目所考 虑是的是实际现金流入量的大小, 采用什么样的存货计价方法, 对这类项目的财务分析、评估、决策十分重要。此外, 因通货膨涨造成物价贬值, 在计算项目财务指标时, 对通货膨涨的影响通常有两种处理方法: 一是调整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 扣除通货膨涨的影响( 如按不变价格计算现金流量); 一是调整计算项目财务指标时所用的贴现率, 抵消通货膨涨带来的影响( 如采用贴现率= 无通货膨涨时的贴现率+ 通货膨涨率的方法)。但是, 投资者在估计现金流量时会无意之间将通货膨胀因素考虑在折现率中。这样的结果是使得投资评估变得过于保守, 尤其是对长期资产的评估。因此, 如果资本成本的计算是名义值, 那么在计算现金流量也应该用产品的名义价值来计算; 如果资本成本的计算是实际值, 那么在计算现金流量也应该用产品的实际价值来计算。调过来, 也成立, 即现金流量是名义值时, 折现率也应该用名义折现率; 当现金流量是实际值时, 折现率也应该用实际折现率( 剔除了物价上涨)。
        4. 实际选择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 投资者还有重要的选择, 而这些选择对投资者是有很大价值的。这些选择包括:
        (1) 推迟或等待: 当项目前景并不明确时, 我们一般采用基于概率的方法进行决策。然而, 在实际项目实施过程中, 项目经理有将投资推迟一段时间的选择权;
        (2) 增资/减资: 在需求变动时改变经营规模的选择权, 以及在最初获得成功后增大投资的选择权;
        (3) 调整: 在原材料价格发生变动时改变投入构成的选择权;
        这些实际选择对于投资者而言, 是权利不是义务,
        此外, 任何项目都不是孤立发生的, 它必然会对公司的其它项目产生影响。如果一个新项目的降低老项目的现金流入, 则在分析新项目现金流量时, 要同时考虑其造成的老产品现金流量的损失, 二者之差才是新项目所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在竞争市场环境考虑竞争对手也会推出类似项目时, 也要调整现金流。
        7. 结语
        项目的财务分析应考虑是因素很多, 本文给出的几个问题是项目财务分析人员常见并容易忽视的。实体( 权益) 前景问题和通货膨涨问题一旦认识到是很容易避免的, 实际选择问题和风险调整问题则突出了现金流贴现技术在项目财务分析应用中的主药局限, 机会成本和沉淀成本则体现了出于经济学的考虑。这些问题是项目财务分析的常见“ 陷阱”, 避免这些陷阱, 可以使我们选择到好的项目, 降低项目财务风险, 提高项目管理质量。
        在财务分析中如何引入利息因素
        利息费用是企业很大的费用支出 ‚在企业理财活动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利息及利率对企业总资产报酬率、权益利润率、资产负债率等主要财务指标均有很强的影响力。本文试把利息及利率因素引入上述财务指标中予以分析 ‚以求获得一些对财务分析有用的结论。
      1 利息及利率因素对总资产报酬率的影响
      把利息及利率因素引入到总资产报酬率中可以得到下面的公式 :  
      总资产报酬率=利息/负债 × 利润/利息 × 负债/总资产
                    =利率×利息保证倍数×资产负债率①
      该计算公式说明 ‚当企业的利润为正数时 ‚总资产报酬率与资产负债率及利率成正比 ;反之 ‚当企业的利润为负数时 ‚则负债率越高 ‚利率越大 ‚总资产报酬率越小。这说明企业只有在盈利条件下 ‚才可以适当多一点负债 ‚这对提高总资产报酬有好处 ;而在亏损条件下 ‚负债越多 ‚企业的效益越差。事实上 ‚利率×利息保证倍数其经济含义为负债利润率 ‚只有当负债利润率越高时 ‚资产负债率的提高才是有益的。
      2 利息及利率因素对资产负债率的影响
      财政部公布的总资产报酬率指标为 :
      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资产 =利润/销售收入 × 销售收入/总资产
                  =销售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②
      因此 :销售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 =利率×利息保证倍数×资产负债率③
      资产负债率 =(销售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 )/(利率×利息保证倍数 ) ④
      该公式说明 ‚资产负债率与销售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成正比 ‚与利率及要求的利息保证倍数成反比。换言之 ‚如果企业的销售利润率越高 ‚总资产周转速度越快 ‚则资产负债率可适度提高 ‚反之销售利润率及总资产周转率一定时 ‚利率越高 ‚要求的利息保证倍数越高 ‚则资产负债率应适当降低。
      3 利息及利率对权益利润率的影响
      杜邦财务分析系统揭示了权益利润率与相关因素 ‚借鉴杜邦财务分析系统对于权益利润率的计算 :
      权益利润率 =资产报酬率×权益乘数 =资产报酬率× 总资产/权益
                 =利润/销售收入 × 销售收入/总资产 × 总资产/权益 ⑤
      现在把利息及利率因素引入权益利润率 :
      权益利润率 =利润/利息 × 利息/销售收入 × 销售收入/总资产 × 总资产/权益 ⑥
       根据④式可得 :
      利润/利息 = 总资产报酬率/(利率×资产负债率 ) ⑦
      将⑦式代入⑥式得 :
      权益利润率 =总资产报酬率/利率 × 销售利息率/资产负债率 ×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⑧
      该公式说明 :权益利润率不仅与资产报酬率、资产周转速度及权益乘数密切相关 ‚而且在企业利息和负债一定的条件下 ‚资产报酬率大于利率越多时 ‚权益利润率会呈现出成倍增长的态势 ‚当资产报酬率小于利率越多时 ‚权益利润率也会成倍地缩小。因此 ‚只有当企业的资产报酬率高于利率时财务杠杆作用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09-9-3 22:58:45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感谢楼主的分享。。。。。。。。。。。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7-5-7 22:10
  • 签到天数: 30 天

    [LV.5]常住居民I

    8#
    发表于 2012-4-10 18:01:49 |只看该作者
    写的不错哈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3-13 09:36
  • 签到天数: 86 天

    [LV.6]常住居民II

    9#
    发表于 2012-4-11 00:32:41 |只看该作者
    收藏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