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会计网-引领房地产会计行业潮流!

房地产会计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论坛热门版块 国内最热门的房地产财务同行交流平台 房产会计问吧 - 房产会计实务 - 纳税筹划

论坛推荐版块 我们的宗旨:房会天下 网聚精英 房产会计专题 - 房产开发资料 - 成本预算

网站培训课程 房地产会计财税专业培训 财税课程咨询 - 课程在线报名

查看: 511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解读] 解读财税〔2009〕57号文: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变化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9-20 13:49
  • 签到天数: 63 天

    [LV.6]常住居民II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21 06:27:4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2009年4月16日以“财税〔2009〕57号文” 发布了《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简称该通知),以替代原国家税务总局的第13号令《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简称原政策),并规定从2008年1月1日开始执行。至此,关于2008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资产损失的税前扣除问题,终于水落石出、尘埃落地。

    将“财税〔2009〕57号文”与《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进行了比较,笔者认为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有六个方面:
    (一) 行文形式改变
         原政策是以“总局令”的形式出现,它只是以国家税务总局名义下发的,文件名称属于管理办法类,全文共分10章53条;而该通知则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文,以“财税”类文件形式出现,其内容仅仅只有14条。
        该通知不再分章分节,文字更加简洁精炼,虽然文字比原政策减少了6000字左右,但是相关规定更加清晰明了,增加了可操作性。
        行文形式不是简单的改变,意味着关于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法律级次、法律效力得到了提高。
    (二) 重新定义资产损失的含义与分类
         该通知的名称是《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而原政策是《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管理办法》,核心变化是:将过去的“财产损失”变更为“资产损失”。资产包括的范围明显比财产宽泛,也就是说该通知包括的内容与原政策相比是有所扩展的。
    同时,重新定义了资产损失的含义,第一条明确规定:资产损失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实际发生的、与取得应税收入有关的损失。
    从该通知可以看出,统一了资产损失的分类。资产损失分为8类:
    1、现金损失
    2、存款损失
    3、非贷款类坏账损失
    4、贷款损失
    5、股权投资损失
    6、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被盗损失
    7、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
    8、其它损失
    (三) 增加了金融企业贷款损失的确认条件
    原政策明确了对坏账损失的确认,但是并没有对金融企业贷款类债权损失的确认进行规范。针对金融企业特殊的贷款损失实际情况,该通知增加了金融企业贷款类债权损失的确认条件。并规定,凡是符合12个方面条件之一的贷款类债权的损失,可以作为贷款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特别是有了兜底条款 “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为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以后制定新条件预留了政策空间。
    对金融企业而言,必须认真研读该通知第五条规定的内容,作好贷款损失的税前扣除相关工作。

    (四) 扩展了非贷款类债权坏账损失的条件
    原政策对企业坏账损失的确认条件进行过规范,但是在包括的范围等方面存在问题,因此该通知扩展了非贷款类债权坏账损失的条件。该通知明确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减除可收回金额后确认的无法收回的应收、预付款项,可以作为坏账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1、债务人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被撤销,或者被依法注销、吊销营业执照,其清算财产不足清偿的;
      2、债务人死亡,或者依法被宣告失踪、死亡,其财产或者遗产不足清偿的;
     3、债务人逾期3年以上未清偿,且有确凿证据证明已无力清偿债务的;
      4、与债务人达成债务重组协议或法院批准破产重整计划后,无法追偿的;
      5、因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导致无法收回的;
      6、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从上述可见,与原政策第20条相比,发生了有如下变化:
    其一,将“债务人死亡”的确认条件单列;
    其二,在“债务重组”表述中增加了“法院批准破产重整计划”的内容;
    其三,增加了兜底条款“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五)进一步明确了股权投资损失的确认条件
    原政策的第38条对股权投资损失的确认进行了规范,该通知进一步进行了明确和补充。
    1、新增对“被投资方不具控制权”的确认条件,明确规定:对被投资方不具有控制权,投资期限届满或者投资期限已超过10年,且被投资单位因连续3年经营亏损导致资不抵债的。
    2、将原政策的第3、4项内容进行合并,且删除了“被投资方的股票从证券交易市场摘牌,停止交易一年或一年以上”的规定,重新表述为:
    “(四)被投资方财务状况严重恶化,累计发生巨额亏损,已完成清算或清算期超过3年以上的”。
    从上述可见,企业符合条件的股权投资损失可以直接在税前扣除。这一规定,实际上有条件地否认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118号)中关于“每一纳税年度扣除的股权投资损失,不得超过当年实现的股权投资收益和投资转让所得,超过部分可无限期向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的规定。
    (六) 增加了对存货损失增值税处理的规定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转发到微博
    九鼎财税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7-24 18:13
  • 签到天数: 159 天

    [LV.7]常住居民III

    2#
    发表于 2009-7-21 08:05:19 |只看该作者
    “财产损失”变更为“资产损失”。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2-11 17:05
  • 签到天数: 34 天

    [LV.5]常住居民I

    3#
    发表于 2010-8-10 12:43:03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谢谢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