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怒 2017-9-14 13:57 |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
我装订传票的方法有:
1、厚度不能超过4厘米。
2、可上面一头儿“闯”奇刷。这样看着上边平,要是可下面“闯”奇刷的话上面不好看,人直眼直接看上面。
3、头一边要垫纸壳子,头小肚子大是最难看的。头一定要厚于肚子。
4、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一定不能超出封皮的堵头。否则不好看。
5、算好“匮”过来时的距离,订时找好距离,使封皮有字的一面尽量居中。 折的距离算好后,还要在折的时候用格尺档着用硬东西划一道印儿,这样在折封皮的时候折的印儿是直的。
6、电钻下钻头的时候要先量好了,两边用锯弓子下锯时距离和准确位置一定要找准,因为两边下锯的位置直接影响到封皮“匮”过来时的效果。
7、多用糨糊,效果好。
8、两边不齐的地方用剪子找。
9、传票放到白钢夹子上时一定要拿稳,不能串。这是最最重要的,放上去后到固定的过程决定了传票的整体外形。
10、账绳要勒紧,否则传票松。两边走账绳的账绳露在外面的地方最后也刷上点糨糊
(综合会计实践)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事情多的时候把每件事在纸上记个摘要,做完一笔划掉,绝对是个好习惯,费不了多少事,还一点不会丢三落四的。
干活思路广一点,这样干啥都不累,统筹方法吗。
1,有些职业工作中会经常接触单位的各种印信证照,看身边的好多人每次需要证照复印件时都去相关部门或档案室去借原件,然后只复印一份解决燃眉之急,其实很简单,每次遇到什么都印五份或常用的印十份,二十份,五十份,把份数想到无穷大,然后份数往回想,看看印多少不夸张还很适合。最后留一张复印件就当成原件使,不能离手。
2、如果每月需要做很多重复性基础工作的话,要有个笔记,列明必须做的基础工作,月月加以修改、理顺。几个月后就成形了,这想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3、办公用品以及文件等身边的东西,一定要有固定的地方,从哪拿来用马上放回哪,放回原位可能浪费一点点的时间,但总比下次找东西找不到,一找找半天的滋味好受。
我所说的方法未心好,只是提供一个思路,引出一个话题,无其他意思。
我所说的思路就是做事先理顺,先把看着简单的事给他复杂化,在开始里肯定效率低,但一但成形了,则结果就是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综合会计理论)
其实人上有人,天外有天,我身边好多考过注册会计师的同学,考过中级的大有人在,说这些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希望和大家,和那些已过中级或还有没过中级的朋友们一起交流经验,如果我这些话对读者会有一点点小的帮助的话,我会十分高兴的。
大家一起加油啊,做会计有学不完的东西要学,既然选择做了这行,就有考不完的东西要考
人只能和自己比,不能看身边那些过注册的人好多,就感觉自己学习方面的信心不足。也不能没过中级看那些过中级的人信心不足,自己只和自己比,如果你的初级职称没过,过了初级就是自己进步了。如果中级没过,那么你只要过了中级就是进步了。如果你还没有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而你想从事会计职业,那么你只要考下上岗证就是进步了。有句话说的好“证到用时方恨少”,多考一个职务、职称证书或是资格证书未必马上能起到作用,但多一个证书肯定是比少一个证书好的。
学习什么都可以努力试试,正应了一句话,努力过后也许不会成功,放弃过后就必然失败,在各自现有的基础上完善自己就都是了。
下面我说说学习
其实有时学习可以找些学习的方法,但不是说学习有捷径,最重要的是要踏踏实实的。有些细节可以找些方法便于记忆。
所得税学习时,我的口诀是:大应贷减、小抵借加。
即会计利润大于税法利润时(记住会计利润在左边),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贷方,从会计利润向税法利润调整时减一个数,左大于右,左往右调自然是减。
会计利润小于税法利润时(记住会计利润在左边),可抵减时间性差异,递延所得税借方,从会计利润向税法利润调整时加一个数,左小于右,左往右调自然是加。
学习这东西没有捷径,没有太多的总结,我只提供一个方法,有些东西可以总结着记,但多数都要理解,硬记。
我说的是这个意思,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以 后都变了好多,但原理肯定是不变的,换汤不换药吗!!!
财管中资金时间价值一章
即付年金终值是从普通年金变化来的。
加终、现减,加是终现自然就是减,记一个加终就行了,加终斜音家中,可记为家中。
加终(家中)的意思即付年金终值系数从普通年金变化为即付年金公式是,是期数先加一,系数再减一。
现减相反。
终偿(中长),普通年金终值系数与偿债基金系数互为倒数。
土房上有个车印,土房车印进管理费用,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
中级这东西一生只考一次,既然一生只考且必须要考一次的东西,何不早把它考完才好呢,所以要不就不学习,要学习就付出多些的努力,考完一生就不用再去考它了。
工作之余分配好自己的时间,听课,看书,做题都很重要,我喜欢的题是北大东奥的习题,那本题很好,题不需要多,而要精,题一定要做透才好。
学习一定要用心去学习, 文字,理解,和记忆。
理解第一,但实在在你自己的范围内理解不了的就背下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