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会计网-引领房地产会计行业潮流!

房地产会计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论坛热门版块 国内最热门的房地产财务同行交流平台 房产会计问吧 - 房产会计实务 - 纳税筹划

论坛推荐版块 我们的宗旨:房会天下 网聚精英 房产会计专题 - 房产开发资料 - 成本预算

网站培训课程 房地产会计财税专业培训 财税课程咨询 - 课程在线报名

查看: 193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房产市场] 土地价格高 开发商是唯一获利者吗?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8-26 12:24:33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加强土地管理的本质,是减少土地的金融属性。除了监管商人、企业、购房投资者,还应该对手握土地推出权、规划权的部门进行监管。
  为缓解房价、地价过快增长矛盾,8月23日,国土资源部表示,在确保拉动内需项目和民生项目用地情况下,下半年要加强土地的批后监管,防止趁机搭车圈地。也就是说,要严禁开发商囤地等待升值。
  国土资源部一直表示,供地有保障,地价上升是开发商囤积的结果。中原地产近期的一份报告为此提供了弹药。中原地产通过梳理40家知名地产商自2003年到2009年上半年获取的270幅土地状态之后发现:这些地块中,除去在售和售完状态的土地,有57%的土地尚未入市。其中,27%的土地还处于待开发状态,30%依然处于规划在建状态。2007年18幅地王之中,除去4幅退地,余下的14幅地王中,有7幅处于闲置待开发状态,7幅地块的楼面地价占周边楼价比重接近90%。如今的土地市场开始重演2007年的一幕,地王频出,不同的是今年举牌者中最具分量的是央企方阵。
  从金融的角度非常容易理解地价的暴涨暴跌,开发商把土地当作可以囤积的稀缺资源,坐等升值以便获得数倍的资产性收益。因为在土地与股市之间有一条清晰可见的利益链条,土地增加房地产上市企业的溢价。
  截至8月4日,包括南国置业、中信地产、宝龙集团在内的30余家房地产企业正在进行A股或H股的上市计划。安居地产副总经理万国胜表示,如果这30余家房地产企业首发成功,资金总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如此便捷的利益生成链条,开发商想不囤地都难。这说明,是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整体看好土地的升值潜力。
  从理论上说,要解决土地溢价,增加土地供给即可。国土资源部《2009年上半年全国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分析报告》显示,上半年,全国土地供应总量95372.82公顷,同比增加12.6%。不过,由于一季度供应量大幅下降,导致上半年供应量整体下降:房地产开发用地供应25532.9公顷,同比减少5.7%。房地产用地供应同比略减。第二季度全国房地产供应量大幅增加,达20888.30公顷,同比增加了8.9%,环比增加102.6%,与第一季度同比下降25.8%形成鲜明对照。
  问题在于,土地是我们这个人口大国的稀缺资源,有关方面越是强调18亿亩耕地不可放松,越是让土地囤积者增强了信心。国土管理部门虽然与开发商屡龃龉,却给了开发商间接的支撑。
  既然我国的土地供应量不能够增加到足以改变预期,要改变预期唯一的办法是加强监管。所谓加强监管,除了监管开发商之外,还应该监管地方土地的监管者。比如,一线城市屡屡发生按照计划该推出的土地,却往往少于规划;又如,一些地方眼看地价下滑,便拥地不推,或者在推地时完全不透明,不告知未来的推出计划,造成人为恐慌、哄抢,以致土地价格居高不下。难道土地价格高,开发商是唯一的获利者吗?
  加强土地管理的本质,是减少土地的金融属性,让土地溢价不再奇高,刺痛购房者的心。因此,这个管理绝不应该是传统管理理念的重复,而应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嵌入到现代化的、透明高效的行政体系中去。除了监管商人、企业、购房投资者,还应该对手握土地推出权、规划权的部门进行监管,做到有规必依,规划彻底公开、透明,取信于所有的纳税者。如此的管理,才能赢得公众的尊重与拥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转发到微博
九鼎财税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4 10:08
  • 签到天数: 212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2#
    发表于 2009-8-26 12:41:07 |只看该作者
    地方政府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