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006年以来的深入思考与构思,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与纳税实务》即将与读者见面。
近年来,我国财税法规发生了重大的变革,2006年财政部先后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鼓励其他企业执行。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2007年12月6日国务院以国务院令的形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并于2008年1月1日实施;2009年3月6日国家税务总局针对房地产开发企业颁布了《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国税发[2009]31号),并于2008年1月1日实施;2008年11月10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并于2009年1月1日实施。与房地产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也随着国内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而逐步完善,目前已形成了从企业设立、土地出让、规划、开发建设、转让及销售等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等在内的房地产业法律、法规体系。这些法律法规也已经进行了不断的修改和完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正在第三次修改之中。笔者觉得已经到了结合这些最新的法律法规对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与税务进行系统梳理的时候了,这本《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与纳税实务》就是以这些法律法规为依据编著的。
[本书特点]
本书与其他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或税务类书籍相比,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书大胆的摈弃了传统的以会计要素为线索的行业会计模式,没有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会计六要素的顺序一一介绍,而是采用了以房地产开发企业设立、获取土地使用权、项目开发建设、转让及销售等具体业务流程为线索,以会计处理流程为补充的框架体系。对房地产开发经营各阶段涉及的税务与会计进行分析,使读者能够将其直接应用到实务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
2、突出房地产行业及业务特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具体开发经营业务是进行会计与税务处理的基础。本书在房地产开发经营各阶段每章的第一节专门对该阶段的业务流程和具体业务知识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并突出房地产行业特点。为突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特点,本书聚焦具有房地产开发企业特点的业务、及会计与税务处理,而没有包括各行业通用的业务和投资、外币业务、或有事项等特殊业务的会计与纳税处理,也没有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管理、税收筹划囊括在内。
3、本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本书大部分编者来自房地产开发企业,具有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书中结合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实务,以**房地产公司为例,列举了大量的会计和纳税业务实例,并且对会计处理的确认、计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如针对发生具体业务“何时进行确认”、“依据什么确认”进行了详细地介绍。本书的编者也有来自高校的老师,具有丰富的理论和教学经验,对本书的进行了理论上的完善和补充,使本书提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值得注意的是,因《企业会计准则(2006年)》以原则导向为主,本书的会计处理是依据会计准则中的原则,结合业务情况进行的具体分析,不同房地产开发企业因所处的不同环境等原因,不同的会计人员可能会有不同的会计职业判断,本书的观点仅代表编者依据会计准则做出的会计职业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