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2-3-23 16:07 |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
老总有一次去北京开会,为了提高对税收筹划的重视程度,总公司给他们开了一个下午的税收筹划课,授课的当然是咱们会计界的泰斗式任务,他回来以后,赞不绝口“这样的会计给一百万年薪也值啊!”,打那以后好长一段时间都看我们不顺眼。
在传统上,财务会计部门一向被视为二线部门,也就是不直接创造价值的部门,但今天的会计工作已经不只是作好会计管理那么简单,很多时候会计也直接参与了公司的价值创造,税收筹划是其一,流程再造也是其一,更无论说IPO和各种投资活动直接形成的投资收益了。所以今天的财务会计部门应该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进入企业运营,在西方,有一个专用词,叫productive attitude.作为一种管理活动,会计活动本身也逃不出成本的铁律,任何成本,如果得不到价值补偿,就应该被喀嚓掉,这个观点,有的会计不一定明白,但老板一定明白,如果你能给公司创造价值,那么你就是有价值的。
上一篇说的是发现工作的价值,这一篇实际是续篇,如何让会计工作成为创造价值的活动?就象朋友提出的问题那样,我怎么能干这20%最有价值的工作呢,很多时候我们是身不由己的。事实上,有价值的工作是自己创造出来的,没有人会主动给你这些工作。
原创性的工作是最有价值的,我们集团公司前前任的总会计师实际上是行政出身,在转行干会计以前仅仅是总办的一个办事员,那时候他接触的能算得上会计的就是一些总办的经费报销,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为集团(甚至可能在全国施工企业界)建立起了第一个完整的项目责任成本制度,虽然他已经退下来很久了,但无论他到那个公司,都会受到很高的尊敬。
那时候正是全国开始学习“鲁布革经验”,实行项目法施工的初期,项目法施工是施工企业历史上最具革命性的突破,因为通过这一改革方式,施工企业的管理层和劳务层完全分开,一些领先的企业甚至彻底淘汰掉了劳务层,从劳动密集型转型为管理密集型。这一改革在初期的成效是非常显著的,因为项目管理人员不用再为庞大的工人管理花费很多的时间,劳务成本和管理成本极大的下降,到处都是数钞票的声音,根本没有人再为成本担心-一个项目就10来号管理人员,再怎么花也花不到哪去。
但是这里边不是没有隐忧,因为初期的项目法施工全部采用包工包料形式,在项目经理比较强势的情况下没有问题,但如果项目经理比较弱,就很容易失去对项目的控制权,而强势的项目经理又往往容易形成诸侯割据,最终集中到公司层面就成了一盘散沙,公司对项目没有约束力,项目对劳务队伍没有约束力,在日子好过的时候,大家都没有问题,但是日子不好过的时候这张饼就不是那么好分了。我们的这位总会那时候还只是一个很普通的项目会计,但他发现了这个问题,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思考和学习(那时候工地的条件比现在差太多了,夏天蚊虫多他就一个人闷在屋里拉上蚊帐看书学习,据说还因为中暑晕倒过。)他终于制定出了此后10年被全集团视为成本管理宪法的《项目责任成本制度和实施细则》,其所创造的价值可以说达到了数以亿计的水平,因为它全面再造了整个公司的运营流程,一年以后,他出任财务部副经理主持这个项目的推广,又是一年以后因为这个方案的巨大成功,他成了总会计师。
多年以后,已经告老还乡的他和我一起谈起往事(他的家正好在我们公司所在地,所以我就经常向他请益了),他对我说到,“科班出身的会计往往局限于会计工作本身,这不规范,那有问题,这都是从会计制度本身来说,但对于企业来说,只要能创造效益的,其他的问题都不重要。会计制度最终还是为企业管理服务的嘛。”这段话对我的影响就是我从此彻底跳出了从会计到会计的思路,而是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思考我们的会计工作。赚钱才是硬道理,离开了这个基本的方向,哪怕你的财务会计制度制定的再好,帐表作的再漂亮,对于企业来说,其价值也是有限的,顶多能证明你的业务水平,却不能有效的证明你工作的价值。老板不会管你的业务水平有多高,他关心的只是这个钱请个会计花得值不值,现在代理记账公司那么多,而且个个经验丰富,记账报表甚至制定一些会计制度往往都很完善,所以现在企业会计面临的最大压力实际就是来自会计公司的竞争压力,你必须要证明给你的老板看这个钱花得值。
当然,象我们老总这样雄才大略的人不多,但是努力就有机会。会计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企业的各种运营问题最终都会反映到会计部门,我们所需要作的就是发现那些异常的信息,然后去寻找方案和对策,最开始可能是一些小的建议,但这可以逐步建立起大家对你的信心,直到有一天水到渠成:老板不耐烦的对业务人员说:“你们先去说服财务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