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税务总局开展集中调研,其中税收收入问题严峻成为主题词。国税总局副局长宋兰在江浙一带调研时坦言,今年的税收收入形势非常严峻。
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增长6.6%,增幅同比回落6.1个百分点,其中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增长6.9%,增幅同比回落2.5个百分点。而根据预算安排,今年全国税收收入较去年的10.06万亿元增加8.5%。显然,今年税收整体压力较大。
国税总局副局长解学智在河北省调研时了解到,今年前几个月,全国税收收入增幅较低,河北省税收收入形势尤其是国税收入形势比较严峻。为此,解学智指出,河北省各级税务部门要继续努力,找准税收征管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堵漏增收措施。
与河北不同,江浙一带税收形势略好。宋兰在浙江和江苏省开展调研时了解到,上半年,相关省市总体而言税收形势尚可,基本可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但税收收入压力比较大,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仍亟待研究解决。
一方面要落实中央减税政策,另一方面要实现税收收入计划,如何避免收“过头税”再次摆在了各地税务部门面前。
解学智强调,越是收入形势严峻,越要强调依法征税。要坚决防止和制止收“过头税”和虚收税款的行为。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要认真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经济发展。宋兰也表示,经济转型期,税务部门要兼顾国家和纳税人利益,要依法征税,注重收入质量,坚决不收“过头税”。
营改增是此次调研另一主题。河北省是8月1日起实行营改增扩大试点的省份之一。近两个月来,河北省国税局、地税局有序推进营改增各项工作。截至6月7日,河北省地税部门向国税部门移交营改增纳税人56300户。
解学智在调研中强调,要把营改增扩大试点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好。他希望纳税人既要算财务账又要算市场账,既要看到营改增对企业的近期影响,又要看到营改增对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长远作用。
部分地方财政收支告急 开始加强税收征管力度
多省市财政部门的人士近期异常忙碌。
这些人近期分赴各地市县只有一个目标:加强收入征管,确保上半年收支预算“双过半”。
“难度非常大,现在要完成年度目标,只有看下半年了。”某地财政系统人士说。
本报记者获悉,由于经济放缓一些,全国相当多地区的财政收入目标未达到年度预期,仅从前5个月地方财政收支来看,如果不算上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不少地方出现了较大的收不抵支的情况。
其中内蒙古、陕西、河南、辽宁等地均表现明显。部分地区财政收入甚至接近于零增长,这与两位数财政收入增长目标,差距甚大。
对此,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郝如玉指出,现在看减少行政支出和投资支出很有必要。“一些不必要的支出,我们要把它严格控制下来,比如近几年严格控制的“三公”支出、行政经费的支出。我们政府这么庞大,用的钱这么多,楼堂馆所的支出比”三公“经费还要大。”他在近期举行的第七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论坛上说。
部分地方财政收支告急
记者了解到,受经济放缓的影响,目前不少地区的财政收入增速和进度远远低于预期,不算中央转移支付的因素,收不抵支的情况明显,为此各地开始加强税收征管力度。
其中内蒙古、陕西、河南、辽宁等多个省市明显。
其中内蒙古1-5月地方财政总收入1073.34亿元,同比仅仅增长0.1%。这大大低于内蒙古确定的2013年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长14%的目标。
内蒙古地区1-5月,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02.59亿元,而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为1190.52亿元。
同样,辽宁2013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目标是11%,但是2013年1-5月份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342.8亿元,仅仅增长5.2%。全省1-5月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600.6亿元,增长17.2%。
对此,内蒙古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史生荣指出,对于地方财政收入目前暂时不如支出的情况,不必太紧张。原因是,中央还有一部分转移支付将给地方。这样从全年角度看,地方财政收支总体是平衡的。
“下半年财政收入会好些,但是要完成全年目标仍有压力。”他说。
此前内蒙古财政厅在5月上中旬组成10个组,督促各地确保完成“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任务。5月24日,内蒙古财政厅办公会议,再次明确要求努力实现全年财政收入目标任务。5月份内蒙古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关于狠抓财政增收节支有关事宜的通知》。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认为,地方营业税改增值税还会使得地方短期减少财政收入,地方需要防止因为完不成财政收入目标而征收过头税的情况发生。
减少政府支出日益迫切
截至5月底,全国累计财政收入5621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6%,低于8%的目标,增速为支出的一半。尽管目前全国财政收抵仍高于支出,但是长期持续下去,迟早有收不入支的情况发生,而这意味着财政政策面临新的调整。
为此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郝如玉指出,今年财政收入进入到“十”时代,在钱不够花时有几种选择,可以通过加税,增加财政赤字、增加发债等办法来解决。但是这些办法不可取。
他认为,应该减少财政支出,尤其是政府“三公”支出、行政经费的支出,以及地方政府经营性投资支出。
政府征税需要全国人大立法许可,目前19个税种中,仅仅有3个属于人大立法许可,其余的仅仅是国务院的法规和条例,所以下一步强化依法治国、依法治税方面,显得很重要。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李文溥认为,财政收入放慢并不是坏事。原因是,控制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有利于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据悉,2000年狭义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是13.5%,到2012年上升到22.6%,但是如果算上土地出让金收入、国有企业利润,2007年政府收入占到GDP已经达到40%以上。而从1994年到2006年12年中,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的人数每年平均增长1.5%,行政管理费用每年递增22.04%,这说明政府行政开支太大。
“就是说,我们行政管理费用是超过同期的人均GDP增长1倍以上的,政府的这种自我膨胀能力是非常之大的。”李文溥认为,适当控制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非常有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