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会计网-引领房地产会计行业潮流!

房地产会计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论坛热门版块 国内最热门的房地产财务同行交流平台 房产会计问吧 - 房产会计实务 - 纳税筹划

论坛推荐版块 我们的宗旨:房会天下 网聚精英 房产会计专题 - 房产开发资料 - 成本预算

网站培训课程 房地产会计财税专业培训 财税课程咨询 - 课程在线报名

查看: 28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房产评论] 叶檀:银行与开发商之间的囚徒游戏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3-6-7 15:54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11 18:35:4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银行、地产商、政府与购房者之间的博弈已经白热化。

      最近房地产行业夺人眼球的是两则互相矛盾的新闻。《央视国际》报道,深圳四大银行集体违规,二套房贷政策再次松动。根据记者的调查,深圳银行都在打政策擦边球,“帮助”二套房购买者得到优惠利息贷款;《21世纪经济报道》的报道则称,银监会亮剑,整治房贷假按揭、假首付、假房价“三假”,一场房贷大整治将至。


      看上去不可思议,银行一方面在监管部门的要求下进行房贷整治,更加严厉地紧缩政策明显对房地产开发商不利,同时,深圳四大行又不惜集体违规铤而走险帮助房地产开发商渡过难关。


      只能用房地产行业博弈的深化来解释这一现象。房地产景气上升周期,房贷是银行最佳赢利来源,风险低而获利高,一旦房地产进入下行周期后,如何分摊房贷风险则成为银行与房地产商拉锯的焦点。银行与地产商在房地产上升周期的利益重叠处,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巨大调控压力下,利益产生严重分歧。两者在玩一场逃脱捆绑的游戏:房地产商以融资依赖症捆绑银行,银行则试图挣脱捆绑的绳索抽身而走。


      对已经身处囚笼的房地产商而言,房地产下行周期更需要融资支持,更需要银行向购房者发放贷款维持交易量;而对银行而言,虽然一只脚踏入囚笼,但在竭力挣脱,首先要确保不产生新的风险,其次要保证以往的贷款不产生过多的呆坏账。


      深圳各商业银行之所以逆势而行,原意并不在于展开对房地产开发商的抢救运动,而是自救。在此轮房价深幅下挫前,各银行向房地产商发放了太多的贷款,与开发商同坐一条船。为了挣脱困境,银行惟一的办法就是继续与开发商合作,使购房者成为最终埋单者。两个欢喜冤家表面上成为亲密无间的合作者。


      购房者之所以成为被锁定的目标,是因为购房者的信用实在太好。据上海银监局报告所提供的数据,截至3月末,上海个人住房不良贷款率0.71%,比年初上升0.03%.其中住房开发贷款和上海居民二手房贷款的不良贷款占比达到55.2%,是此间房地产贷款的高风险点。虽然违约率上升,仍属极低风险,如此之低的不良贷款率,说明个人房贷信用领域诚信水准之高。银行与开发商联手将风险转嫁至个人购房者,可以消化未来成为风险之源的房地产存量贷款,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在与银行的博弈中,房地产开发商注定赢不了战争,不仅因为他们无力与政策所代表的国家意志抗争,更重要的是,他们无法与目前的经济趋势抗衡。


      挑破资产泡沫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战略的组成部分。美国次贷危机显示房贷风险对金融领域具有可怕的传染能力,最近以越南为核心的新兴国家的金融风险,显示挑破资产泡沫是降低金融风险的有力武器,否则所有新兴国家的财富将被泛滥的美元吞噬。再说,房地产开发企业毕竟不是具有特殊地位的国企,公共财政可以为了政策性贷款为银行的不良资产埋单,绝不会为房贷产生的呆坏账埋单。如果说中国经济必须断臂求生,那么,在许多人眼中,房地产行业就是必须切除的那只“臂”,以防止房地产风险蔓延到核心金融领域。据称,银监部门将加强窗口指导和风险提示,自主安排对房贷业务合规性的现场检查,采取窗口指导这一具有极强行政色彩的手段,可见有关部门对房贷风险的重视程度。


      房地产开发商手中并非毫无筹码,前两年的房地产高峰期已经有大笔银行贷款流向了房地产企业。如果利率上升到8.5%,较高的财务杠杆系数将对房地产企业形成负面冲击,所有房地产企业将玉石俱焚。有关部门投鼠忌器。事实上,为了保证即将到来的房地产大并购时代,国内大型房企有做强做大的武器。进入4月份以后,有13家房地产企业获得400亿元左右的融资。


      房地产企业不过是银行的诸多客户之一,本不应存在激烈博弈。存在博弈说明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偏差,缺乏长远规划。房地产业或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被作为拉动内需的工具,或是作为挤压资产泡沫的手段,甚至成为民生象征物。


      我们应该问一声,中国房地产业究竟应该如何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否需要健康的房地产行业作支撑?如果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围绕房地产业的魔障将迎刃而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转发到微博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