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会计网-引领房地产会计行业潮流!

房地产会计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论坛热门版块 国内最热门的房地产财务同行交流平台 房产会计问吧 - 房产会计实务 - 纳税筹划

论坛推荐版块 我们的宗旨:房会天下 网聚精英 房产会计专题 - 房产开发资料 - 成本预算

网站培训课程 房地产会计财税专业培训 财税课程咨询 - 课程在线报名

查看: 10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财经新闻] 美驻华大使洪博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有望获承认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昨天 06:57
  • 签到天数: 392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6 09:51:3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09-11-06 04:04     第一财经日报
      在美国总统奥巴马首次以总统身份访问中国前夕,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再次以“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来形容中美关系。
    被过滤广告
      今年4月1日在伦敦,奥巴马在与中国国家主席**会面时提出,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7个多月以来,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应对气候变化以及贸易摩擦等问题上的交锋,让外界一度对这一关系认定产生了些许怀疑。但昨日在接受CBN独家专访时,洪博培以重申这样一个观点,为与记者的这次对话定下了基调。
      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昨日宣布,应国家主席**邀请,美国总统奥巴马将于11月15日至18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届时,两国领导人将在北京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 重大国际与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奥巴马总统还将访问上海。
      洪博文昨日表示,此次中美间讨论的最重要话题,将包括清洁技术,应对气候变化、经济危机,世界经济以及地区安全问题等。
      “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近了
      CBN:奥巴马此次访华的议题重点将在何领域?
      洪博培: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关系之一,作为美国驻华大使,我认为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所以中美之间将讨论一些全球维度的话题,包括清洁技术,应对气候变化、经济危机等。世界经济也是很重要的话题,这不仅是我们两国关注,也是其他很多国家所关注的。
      地区性安全话题也是中美之间将要探讨的,包括朝鲜和阿富汗、巴基斯坦以及伊朗问题,这都是中美之间将讨论的最重要话题。
      CBN:预计在哪些领域中会签署一些协议?
      洪博培:在奥巴马访华前一天,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会先访华,这其中就包括在清洁能源研究中心方面的合作协议,可能涉及中美两国致力于能效研究、电池汽车、清洁煤以及碳捕获技术等等,我们希望在这些方面能取得进展。
      CBN:在上周召开中美商贸联席会议之前,有消息说美方将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那么在奥巴马访华时,我们是否可以期待此好消息?
      洪博培:我不知道这(议题)是否会拿到总统的访问中来。
      我们是在同中方讨论这个议题。在美国国会,(对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定)是一个每年都进行的评估,他们评估得非常仔细,作出决定的方式也是量化的。我们和欧洲以及其他发达国家,在衡量这个问题方面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
      我猜想,我们是距离比较近了(gettingquiteclose),而且这个讨论会持续,但是我不认为这会发生在总统的访问之中。
      气候问题上中美必须起领导作用
      CBN:在气候变化议题上,从3月份开始,外界就有奥巴马访华期间中美双方可能达成一个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边协议的预期,现在我们还可以有这样的预期吗?
      洪博培:目前最重要的是中美之间交换建议,并致力于合作来准备哥本哈根会议。
      如果中美合作顺利,世界其他各国将予以仿效,但是如果中美不能同心,那也许就会有麻烦了。因为如若中美不做,没有其他国家将会做。
      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碳排放国,我们有责任比其他国家更努力寻求有效计划,此计划不意味着在哥本哈根的结束,而是一个将开始的进程。我们一方面会研究如何应对碳排放,以及某些关于2020年及2050年的目标,同时也要研究关于清洁能源、能效以及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汽车等政策。在这些方面中国都起到了领导作用,这都将成为更广阔的讨论议题。
      世界需要一同寻找解决方案,但是中美两国必须起到领导作用。
      CBN:目前认为,由于美国国内无法通过气候变化法案,导致美国在气候变化谈判桌上立场软弱,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洪博培:当我做州长时,很长时间内我都看到了美国是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问题的。实际上美国在不久之前在此方面做得确实不多,市长、州长以及华盛顿的政策决定者基本上没有什么行动。
      但是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从未见过有这么多的活动,讨论、制定新政策以及在刺激计划中针对清洁能源大量拨款,国会现也在讨论以前从未讨论过的气候变化法案。因此从外部看起来,美国在进行一场很长的讨论,这是我们系统的一部分。我可以告诉你的是,过去一年,(美国)在致力于将气候变化问题推至各个议题之首方面,是非常忙碌的。
      我们正经历中美贸易重要转型
      CBN:目前中美间的贸易摩擦不少,例如美国对中国的轮胎特保案以及中国相应采取的回应方式,你对此是否担忧?
      洪博培:不,我非常高兴的是,我们有这么大规模的贸易关系,这代表了中美经济关系的健康。
      当30多年前,美国前总统老布什是驻华大使时,中美贸易量很小,每年仅有5亿美元贸易额,现在已经是400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贸易关系,而且我非常有信心这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关系。
      我们正在经历一段非常重要的中美贸易关系转型期,而且这是在未来几年中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件事情。中国也在进行自身转型,从一个强壮的出口平台,一个投资大部分投入在出口领域的经济体,到一个消费者主导、更为重要的经济体。而美国从来就是一个高质量的出产国,我想在未来的一到两年里,你会看到关系会改变一些,例如更高质量的产品、更多的市场准入,以及可能更多的对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
      如果你有一个每年4000亿美元、世界上第二大的贸易关系,就难免会遇到一些小的问题。实际上,轮胎是我们贸易关系中非常小的摩擦,另外你说的案件也如此。作为美国驻华大使,我喜欢看总体局面——总体而言,我们之间99%的贸易关系不错。
      事实上,要知道中加贸易关系、中欧贸易关系也都有些问题,同时我们也发现,我们同加拿大、欧盟都是朋友,跟中国也是如此。因而让贸易专家来处理此事(即贸易摩擦),他们基于WTO体系来处理此类事件,不会让这些事情在我们的其他议题上挡路。
      CBN:那你不担忧这将演化成为中美间的严重贸易冲突吗?
      洪博培:这只可能在我们允许的条件下(才会发生)。但是我的感觉是,中美官员十分重视中美贸易关系,重视两国关系中更大的其他议题,如全球经济、地区安全、气候变化等,你必须非常专业地处理这些问题,必须双方互相尊重,增加理解,不能使小的问题让所有其他问题都变成不可能。
      “互学互帮,共同进步”
      CBN:美国常务副国务卿詹姆斯·斯坦伯在《奥巴马政府关于中美关系设想》的演讲中提出新概念“战略再保证”,你怎么解读?
      洪博培:这是个很华丽的术语。这意味着透明度。正如我所说的,当你拥有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时,对于未来意图的好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对于国防预算,或者国防部门的理解,什么是优先性、资金用处、意图何为等。
      在美国我们发表各种预算,包括所有的花费、计划、优先项目,这让世界理解我们如何做以及我们的意图是什么,虽然有时候我们会被误解。
      我想常务副国务卿詹姆斯·斯坦伯讲话的意义在于,中美间在互相理解、在长期目标等方面更加夯实基础,这可以带来更好的两国关系以及更和平的双边关系。
      CBN:如果请你形容中美关系,你会选择什么术语?
      洪博培:我经常说这是一种相互依赖(interdependent)的关系。
      CBN:奥巴马总统将在新加坡同亚洲领导人会面,与上届政府相比,他在此次会面中将向东南亚传递什么信息?
      洪博培:我不想在每届政府间作比较,我在东南亚住过,对东南亚比较了解,一直以来在这一地区都有“美国可以做到更多”的意见。不过东盟对于美国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地区。从经济上而言,我们在东南亚有大量的贸易;从地区安全角度来说,马六甲海峡是海上交通要道和进入东南亚的门户,需要各邻国的合作抵抗海盗。我们一直以来都参与东盟事务,并且一直会保持下去。
      CBN:目前对于该地区的结构设计,即东亚共同体,至少有2个方案,一个来自日本,一个来自澳大利亚,不知哪个更受美国青睐?
      洪博培:我不知道是否美国有更青睐的一个方案,因为我不知道是不是他们已经完成了关于此方面的讨论。我们鼓励任何将经济纽带系得更紧、更自由的贸易和投资、更好的安全以及政府治理的讨论。要记得的是,美国是一个太平洋国家,无论在此区域发生什么,我们总是想参与其中,而大部分亚太地区国家也希望美国参与。
      我记得20年前住在东南亚时,也有相似的概念曾经流行过,即不需要美国的参与,但彼时许多此区域的国家,并不喜欢这种提议,他们希望美国作为一个太平洋国家可以参与。
      年代在改变,现在的年轻人更想把距离缩短。在上一代或两代人中,我们在亚太地区打过仗,那一代人对此地区有感情是非常自然的。现在年轻人虽在和平和繁荣中成长,沟通距离缩短,所以我认为甚至是对于年轻一代,也对互相了解非常有兴趣,正如中文所说,要“互相学习,互相帮忙,共同进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转发到微博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