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会计网

标题: 央行信号:限制向外资房产放贷 [打印本页]

作者: 银河飞雪    时间: 2008-8-29 12:18
标题: 央行信号:限制向外资房产放贷
海外抄底兵团面临如何完成后续建设的资金链难题

  央行上海总部近日印发《上海市信贷投向指引(2008年修订)》(下称《指引》)。在“红色”信贷投向限制和禁止类中,强调要限制对外资投资房地产领域的信贷投放,禁止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发放贷款。

  今年以来,在内地房企拿地动力下降,土地出让惊现流标之际,外资常常扮演抄底角色,拿下上海多块土地。但一旦银行收紧信贷闸门,如何完成后续建设将成为这些抄底兵团必须面对的问题。

  外资房产遇信贷紧缩

  在商业银行对房地产开发贷款做减法时,外资背景的项目往往首当其冲。

  “虽然好项目很多,但感觉上会碰到红线,所以,我们要求前台部门不要碰这些项目。”一家大银行上海分行的信贷人士透露。自今年以来,该分行未发放一笔外资房企的开发贷款,而且正加快回笼去年向外商投资房地产企业发放的贷款。

  记者发现,《指引》要求各金融机构严格执行六部委2006年7月11日发布的《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下称意见),对外商投资房地产企业注册资本金未全部缴付的,未取得《国有土地使用证》的,或开发项目资本金未达到项目投资总额35%的,不得办理境内、境外贷款。《指引》的此项规定与意见第七条相同。

  银行业内人士分析,根据项目开发周期来看,从开发规划、方案论证、资金到位、拿地至项目启动,中间需要一年多的时间。如果外资背景的房产项目于2006年、2007年立项审批,现在启动就遇到银行贷款问题。

  也有观点认为,外资手中资金充裕。但前述大行信贷人士称,“即便外资的自有资金进来了,后续开发资金不能解决的话,也会有问题。”因为有关规定,自有资金以外部分应由境内银行解决。

  套现并非意味撤离中国

  5月29日,一位政府人士称,在对房地产投资的认识上,外资投资基金也存在分歧。以摩根士丹利为例,其在房地产领域的投资策略可以概括为,一方面不增加对中国地区的投资,另一方面将一部分投资分散到其他新兴市场,如越南、台湾地区,分散风险。

  除直接收购成熟物业之外,今年,外资参与拍地、股权转让的大单也不时出现。

  从2007年下半年以来,第一批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外资开始出现套现,如花旗、高盛分别出售了在上海的大型办公物业。而2006年6月,摩根士丹利以7.6亿元收购华山夏都苑,转手增值额超过50%,也表明多年来只进不出的大摩开始将投资变现。

  有分析指出,一些国际大投行近期套现行为可能与为弥补次贷危机损失有关。此次套现不仅涉及中国,还包括日本、东南亚等其他国家。其实,“套现并非意味着外资撤离中国,而且他们也没有必要撤退。”5月29日中午,一位有着十多年经验的研究人士告诉记者。

  业内人士认为,应对外资在房地产业的变化加强监控,不仅要适当提高“门槛”,控制外资流入的规模和速度,同时要关注外资在短期内大规模撤离,可能引发房地产市场剧烈波动。《21世纪经济报道》




欢迎光临 房地产会计网 (https://www.fdckj.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