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称考试《中级财务管理》 第六章 收益与分配管理
知识点预习六:作业成本管理含义 | 亦称成本驱动因素,是指导致成本发生的因素,即成本的诱因。 | |
分类 | 资源动因 | 反映作业量与耗费之间的因果关系 |
作业动因 | 反映产品产量与作业成本之间的因果关系 |
含义 | 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动态地追踪反映,进行作业和成本对象的成本计算,并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利用情况的方法。 |
特点 | 1.对于直接费用的确认和分配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一样 2.间接费用的分配对象不再是产品,而是作业 |
含义 | 以提高客户价值、增加企业利润为目的,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新型集中化管理方法。 |
维度 | 成本分配观、流程观 |
成本分配观 | 成本分配是从资源到作业,再从作业到成本对象,而这一流程正是作业成本计算的核心。 |
流程观 | 流程观,它为企业提供引起作业的原因(成本动因)以及作业完成情况(业绩计量)的信息。 |
增值作业 | 是那些顾客认为可以增加其购买的产品或服务的有用性,有必要保留在企业中的作业。 一项作业必须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才可断定为增值作业: (1)该作业导致了状态的改变; (2)该状态的变化不能由其他作业来完成; (3)该作业使其他作业得以进行。 |
非增值作业 | 是指即便消除也不会影响产品对顾客服务的潜能,不必要的或可消除的作业。如果一项作业不能同时满足增值作业的三个条件,就可断定其为非增值作业。 |
作业消除 | 消除非增值作业或不必要的作业,降低非增值成本。 |
作业选择 | 对所有能够同样目的的不同作业,选择其中最佳的方案。 |
作业减少 | 以不断改进的方式降低作业消耗的资源或时间。 |
作业共享 | 利用规模经济来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率。 |
财务指标 | 主要集中在增值成本和非增值成本上,可以提供增值与非增值报告,以及作业成本趋势报告。 |
非财务指标 | 主要体现在效率、质量和时间三个方面,比如投入产出比、次品率和生产周期等。 |
欢迎光临 房地产会计网 (https://www.fdckj.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