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会计网

标题: 分析:国企衍生品亏损交易或可平静解决 [打印本页]

作者: 嫦娥一号    时间: 2009-10-2 23:52
标题: 分析:国企衍生品亏损交易或可平静解决
分析:国企衍生品亏损交易或可平静解决
   
   2009-09-30

政府认可下的合同违约所造成的危害或将最终迫使中国政府发布更加清楚的指引,即何种合同将获允许,以重新激活市场.
  国企衍生品亏损交易或平静解决,而非公开战  

  商品交易僵局或促使新规则显现

  银行对套保交易的激烈竞争将重新激活市场


  据路透社周三报导,中国有句谚语完美的总结了今夏国有企业与外资银行间衍生品交易之争所可能导致的影响:"雷声大,雨点小."

  乐观主义者希望,政府认可下的合同违约所造成的危害或将最终迫使中国政府发布更加清楚的指引,即何种合同将获允许,以重新激活市场.

  但悲观主义者则担忧,缺乏透明性或将无限期延续,从而为多数诱人交易蒙上阴影,限制银行利润,并可能导致这些国有企业更进一步面临国际价格.

  但实际上矛盾演变成为公开冲突的机率则不大,否则将迫使中国这一公开、公平且遵守合同的金融角色的信誉陷于危险境地,并将导致银行伤害其与一些大客户之间的关系,因或引发诉讼案件.

  英国高伟绅律师事务所驻北京高级律师杨铁成表示,"未有迹象显示相关各方将通过起诉或仲裁法庭来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很可能将就合同重新展开协商."

  本月初,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称,为维护企业国有资产安全,国资委正在对油料结构性期权交易情况展开调查,并支持企业运用各种法律手段通过谈判协商、仓位管理等措施,尽力减少损失,并保留采取进一步法律诉讼等权利.

  此次涉及的银行包括高盛集团、瑞银、摩根大通、花旗集团、摩根士丹利和德意志银行,但他们均坚决对此保持沉默,希望避免冲突,以免损及其在中国的业务.   

  一位驻新加坡投资银行家称,"我认为双方将不会因小失大."并补充说,若一流的银行丧失先行优势,那么将有越来越多银行渴望打入中国市场.

  上述银行家并表示,"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机遇,因中国的套保业务在全球范围内增长最快."

  由于合同细节未有任何公布,故无人能够验证究竟哪一方的立场更为稳固,或表明有多少资金已处在风险之中.

  在国企金融衍生品巨额亏损事件中时常被提及的是国有航空公司的航油套保账面亏损,截至1月末共计131.7亿元人民币.

  期待更为清晰的规则

  与美国发生的情况恰恰相反--该国银行业正在抗议政府对店头交易可能颁布的严格管制措施,而中国的一些银行则希望监管机构颁布更为明确的规则,为其推出更多对冲产品增添信心.

  中国已出现了这样的迹象:国资委要求国有企业停止投机性交易,限制衍生品交易于实体业务范围内,但仍允许其持有最多为实际需求1.1倍的仓位.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资委官员告诉路透,"将执行更多常规化、更严格的监管措施,以确保不再发生投机行为,我们将要求国企不涉及复杂的产品."

  店头交易(OTC)市场和衍生品交易尚无具体规则.尽管只有31家国企被授权进行海外衍生品交易,但许多企业亦利用模糊的规则和国资委与证监会之间的监管重叠参与这类交易.

  尽管国资委明显将在国企衍生品交易监管中发挥主导作用,但分析师认为,证监会和银监会可能也需要介入海外投资与商业银行交易的监管.

  国企可能亦须建立专业风险管理团队,在决定购买前进行更多独立的风险和价格评估,因中国政府要求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更多责任.

  看好中国市场前景

  行业消息人士还表示,中国政府可能鼓励国企从国内银行购买更多风险管理产品,尽管大多国内银行几乎没有这方面的专长.

  交易商称,国家开发银行与巴克莱银行签订了五年合资协议,中国农业银行也准备发展成全球谷物交易商,但其他银行尚未建立自己的专业团队.

  尽管中国是唯一对衍生品违约采取半政治化立场的国家,但却不是唯一受到损害的国家--韩国、香港和印度等地出现的重大外汇和商品交易损失亦引发了争议.

  投行已经开始适应这种情况.SuperDerivatives区域销售经理Ken Chan称,"卖方机构在解释可能出现的最好和最坏的结果方面负起了更多责任,主要是提供更好的客户培训和涵盖更多细节的销售文件."

  尽管中国政府和美国政府一样,可能都鼓励国内公司使用更多标准化产品或场内交易产品,但官员们也承认,有时为应对特定价格风险,有必要采用对冲解决方案.

  国资委官员表示,"可以肯定的是,涨幅有限但跌幅无限的累计期权等国外产品是不受欢迎的."

  同时,误导性的对冲产品与"概不退还"的销售原则,以及银行因担心中国企业日後违约而向其小额对冲业务收取高溢价的做法仍备受指责.  

  但有些分析师认为,这种情况或不会持续太久--中国已摆脱金融危机影响,成为世界上最令人垂涎的交易对手之一.中国经济基础更加雄厚,经济增长前景也更为光明.

  一位新加坡银行人士称,"对冲市场是买方市场.有信誉的大型客户是稀缺资源,是未来盈利的保证.金融危机后的中国将是信用风险最低的市场.


作者: 虚心的人    时间: 2009-10-5 15:08
学习学习了。。。。。。。。。。




欢迎光临 房地产会计网 (https://www.fdckj.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