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会计网
标题:
纳税管理要从业务开始
[打印本页]
作者:
hjs666@sina.com
时间:
2009-8-22 10:33
标题:
纳税管理要从业务开始
我国著名纳税筹划专家宋洪祥给企业上了一堂筹划课。宋洪祥称,目前国内企业的两大症结是业务过程和财务过程缺少应有的内部监管。他提醒企业,纳税要从业务阶段就开始筹划,而不只是财务部门的后期处理。
作者:
虚心的人
时间:
2009-8-22 11:34
回复之后看看,学习学习。。。。。。。。
作者:
shanmei96
时间:
2009-8-22 14:28
我们公司也正遇到这样的问题,欢迎大家都来讨论
作者:
刘玥明
时间:
2009-8-22 14:42
标题很有吸引力!想看!
作者:
房地产财务新手
时间:
2009-8-22 15:00
不知道有没有实质性内容
作者:
刘玥明
时间:
2009-8-22 16:23
支持!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学学!
作者:
qianliche
时间:
2009-8-22 20:59
我也正遇到这样的问题,共同学习
作者:
walter52
时间:
2009-8-23 20:04
非常迫切学习的东西~~
作者:
涯思
时间:
2009-8-24 07:06
我也来学习一下
作者:
任建梅
时间:
2009-8-24 09:50
标题:
回复 2# 的帖子
那是,到了财务这一步就显得有点背动了
作者:
推开门看看
时间:
2009-8-24 09:53
标题很引人,学习学习!
作者:
lq323cn
时间:
2009-8-24 11:43
有道理,我也这么觉得
作者:
喻俊
时间:
2009-8-24 14:08
是些什么内容
作者:
老豆
时间:
2009-8-24 15:31
向你请教 向你学习
作者:
zyjdon
时间:
2009-8-25 08:33
标题:
学习
向前辈学习!
作者:
0123
时间:
2009-8-25 09:00
看看,学习学习
作者:
qianliche
时间:
2009-8-25 17:15
有道理,学习
作者:
wangmin07
时间:
2009-8-26 09:48
说得太有道理了,学习中
作者:
sxrcm
时间:
2009-8-27 07:44
回复后,学习学习,,,,,,,,,,,
作者:
zfj7709
时间:
2009-8-27 16:59
想看看.................
作者:
圆舞曲
时间:
2009-8-28 10:28
那就要有既懂得财务又要懂得全盘业务的人来监控了 难啊
作者:
海浪花
时间:
2009-8-28 11:14
想学习学习。谢谢谢谢
作者:
cj3661
时间:
2009-8-28 12:40
很吸引人,我也来学习学习
作者:
qnltt888
时间:
2009-9-7 09:29
标题:
RE
RE 回复看看 学习
作者:
刘志岗
时间:
2009-9-7 10:53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感谢分享。
作者:
雨柔
时间:
2009-9-7 10:57
学习一下,楼主发表的主题都太好了
作者:
泰克
时间:
2009-9-7 13:21
标题:
是不是过于理论化了
企业的经营业务不规范,只靠财务部门去掩盖,毕竟不规范的业务无法抹掉。风险也就无法抹掉。
作者:
zryyrz
时间:
2009-9-9 11:59
很想学习的内容
作者:
云可儿
时间:
2009-9-9 17:54
我们公司也正遇到这样的问题,欢迎大家都来讨论
作者:
lmr602
时间:
2009-9-10 11:36
标题:
回复 2# 的帖子
回复之后看看,
作者:
czcandy
时间:
2009-9-10 19:02
虽已进入秋季,但还是有点热,挺想念雪飘的日子。
作者:
人在江湖
时间:
2009-9-11 08:40
纳税要从业务阶段就开始筹划,而不只是财务部门的后期处理
作者:
王娜1980
时间:
2009-9-11 11:42
看看了,支持一下!!!!!!!!!
作者:
雁南飞
时间:
2009-9-13 17:06
回 复 学 习 学 习
作者:
涵方
时间:
2009-9-15 15:43
学习-----------------------------------
作者:
fxhxjm1010
时间:
2009-9-15 16:07
不知道有没有实质性内容
作者:
活到老学到老
时间:
2009-9-17 10:26
可一般所有人都认为是财务部门的事,平时没人管。
作者:
asniana
时间:
2009-9-18 22:16
我们公司也正遇到这样的问题,欢迎大家都来讨论
作者:
wwb1985
时间:
2009-9-19 16:30
不过现实中,财务人员地位低下,很多时候想筹划都难以筹划。因为业务早就已经开始了。甚至已经结束了
作者:
东恒房地产
时间:
2009-9-21 20:43
感觉这方面的知识很匮乏,多多指教啊
作者:
小速
时间:
2009-9-22 10:55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从开始业务开始就要征求财务部分意见 做好税务筹划 不要最后合同都签了款都收了 财务才介入 那就晚了
作者:
hongyanghxp
时间:
2009-9-22 11:30
标题:
谢谢
想看看里面的内容 很实用
作者:
东日地产1
时间:
2009-9-23 09:55
标题:
回复 1# 的帖子
请让我学习一下你的高见吧,谢谢指教。
作者:
冷会计
时间:
2009-9-25 16:28
纳税管理要从业务开始
作者:
一杯茶
时间:
2009-9-28 11:50
分享一下,楼主辛辛苦苦
作者:
太阳鱼
时间:
2009-9-28 16:16
标题看来很吸引人哦。
作者:
猪利
时间:
2009-9-28 19:04
我也很关心这个
作者:
yqz2925929
时间:
2009-9-28 20:51
这个标题符合实际!!!!!
作者:
朱迪
时间:
2009-9-30 11:27
学习了........
作者:
gslvip
时间:
2009-9-30 17:07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作者:
方正会计
时间:
2009-10-8 14:38
千万不要再花钱了,俺是新手,一文不名啊。。。
作者:
长风
时间:
2009-10-8 15:24
我也来学习一下
作者:
塔罗牌
时间:
2009-10-8 17:00
学习一下,谢谢你的资料
作者:
柴猛强
时间:
2009-10-8 17:04
标题:
跳发球萨达姆
跳发球萨达姆
作者:
沫沫老公
时间:
2009-10-12 16:30
好像很好的样子
作者:
金色的麦穗
时间:
2009-10-12 16:41
标题:
回复 1# 的帖子
挺有创意,能否看一下啊。
作者:
ahnxl1234
时间:
2009-10-13 21:56
谈房地产企业税务筹划
免费内容:
【内容摘要】 房地产项目从开发到转让整个过程涉及十多个税种,税负相对较重。如何在不违反现行税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经营、投资等一系列经济活动进行事先筹划、安排,以达到减轻企业税负、提高企业利润的效果,成了房地产企业比较关心的问题。本文试图从二个方面对房地产企业如何进行税务筹划进行阐述:一是根据房地产企业的日常投资经营活动进行税务筹划;二是根据房地产项目所涉及的不同税种进行税务筹划。
【关键词】 房地产企业;税务筹划; 税收
以下内容需要回复才能看到
一、房地产企业税收情况概述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据统计,2004年我国房地产产业税收收入为1369.88亿元,占当年各项税收的5.44%。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升温,房地产交易日益频繁,房地产交易过程的税收问题也越来越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其中,大宗房地产交易因涉税金额多,税收负担重,令许多房地产企业都对此感到头疼,因此通过合法合理的方式进行税务筹划来达到减轻税负显得非常重要。同时,部分地区当前存在的房地产市场过热现象,也促使政府对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力度进一步加大,随着近期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委员《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国土资源部《关于当前进一步从严土地管理的紧急通知》的相继颁布实施,房地产交易市场将再次进入调整期。市场不确定因素的增加、观望气氛的抬头,导致市场成交量的减少,意味着房地产企业的利润空间将进一步缩小,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合法合理的方式进行税务筹划来达到减轻税负就显得更为重要。
税务筹划,是纳税人在国家税收法律规定许可范围内,通过对投资、经营、核算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事先安排,以充分利用税收法规所提供的包括减免税在内的一切税收优惠政策和运用税收法规所允许的技术差异,从而达到尽可能降低税收负担或递延缴纳税款的目的,以使纳税人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在对房地产项目税收进行筹划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当前房地产项目税收立法整体情况。一个房地产项目从招投标、开发、建设到销售(转让)过程主要涉及以下这些税种: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房地产税、印花税、契税等,相对应的法规为各税种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以及财政、税收部门的规章、通知、批复等。税收法规、规章、通知等不但多、繁、杂,而且效力之间也频繁更替,因此,进行税务筹划,必须是在充分了解国家税收政策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自身情况进行。税务筹划的分类主要可以分为分行业、分税种、根据经营活动三种类别进行筹划。房地产项目可以从企业的经营活动以及区分不同税种进行税务筹划。
二、根据房地产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税务筹划
房地产企业从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一直到房产完工进行销售过程需要与其他企业发生交易行为,比如资金借贷、合作开发、投资入股等;同时房地产企业也会由于日常的经营需要,进行企业框架的重组,比如设立项目公司、销售公司、公司分立、合并等。在这些日常经营活动中,都涉及到税收方面的问题,由于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经营活动,所带来的税负是不一样,因此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经营方式来取得合法合理节税、减轻企业税负的效果:
1、通过不同的投资方式进行税务筹划
根据我国现行税法规定,投资收益、经营收入及利息收入涉及的税目与税率是不同的,会产生同样的投资收入所对应的税负不同的情况。因此出于对节税利益的追求,可以通过将不同性质的收入进行相互转换达到税收筹划的效果。譬如A公司有300万的闲置资金,希望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B进行合作,至于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合作很有讲究,毕竟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合作将直接对A公司的今后取得的合作收入的纳税活动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A公司主要可以采取三种方式与B公司进行合作:第一种是直接将300万作为出资与B公司进行合作开发房产;第二种是通过金融机构将300万资金出借给B公司参与房产开发;第三种是采取投资入股方式参与房产开发。假设A公司在1年以后中途退出该房产开发项目,经与B公司协商,分得现金60万。第一种方式下,60万收入按税法规定作为项目收入分利。由于A公司出资金,其收入不分摊任何成本,在公司分得60万元时,相当于公司将合作开发的房产中属于自己的部分转让给B公司,转让价格为360万元。转让收入需要缴纳不动产销售的营业税及附加、企业所得税。其中营业税及附加为19.8万元,企业所得税13.27万元,税后收入为26.93万元。第二种方式下,假设A公司通过金融机构将300万借给B公司,利率为5%。1年后A公司同样收回60万元,其作为利息收入,应缴纳金融业营业税及附加3.3万元,企业所得税18.71万元,税后利润37.99万元。在第三种情况下,房产完工销售后分回股利60万元。由于A、B两个公司的税率相同,公司60万税后利润不需要补税,即A公司所获经济了利益为60万元。从以上三种投资方式看第三种税负最轻,但要承担经营风险,而且B公司不负责还本。第一种与第二种相比,第一种投资方式税负较重,但是A公司直接参与了房产开发项目,获得开发经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经营收入、利息收入、以及分红收入在收入性质上可以相互转让,企业可以结合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实际需求来确定经营投资方式以减轻税收负担。
2、合作建房的税务筹划
根据国税发[1995]156号文件的规定:合作建房是指一方提供土地使用权,另外一方提供资金,合作建房的行为。假如A企业有一土地,但是资金比较紧缺,而B企业则资金雄厚,但是苦于没有土地,这时双方走到一块,要合作建房,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合作方式比较合理?根据国税发[1995]156号文件的规定,合作建设房屋可以分为二种方式:一是纯粹的“以物易物”,又可以分为二小类,一小类是用土地所有权和房屋所有权相互交换,双方都取得了拥有部分房屋的所有权,在这种情况下一方按照“转让无形资产”税目中的“转让土地使用权”子税目征收营业税收,另一方按“销售不动产”征收营业税;还有一小类是以出租土地使用权为代价换取房屋所有权,在这种情况下,对一方按“服务业-租赁业”征收营业税,另一方按“销售不动产”税目征收营业税。还有一种合作方式是一方以土地使用权,另一方以资金合股,成立合营企业。建立合营企业这种合作方式,又分为三种情况征收营业说:(一)房屋建成后如果双方采取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的分配方式,按照营业税"以无形资产投资入股,参与接受投资方的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行为,不征营业税"的规定,对一方向合营企业提供的土地使用权,视为投资入股,对其不征营业税;只对合营企业销售房屋取得的收入按销售不动产征税;对双方分得的利润不征营业税,(二)房屋建成后提供土地使用权的一方如果采取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提成的方式参与分配,或提取固定利润,则不属营业税所称的投资入股不征营业税的行为,而属于其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合营企业的行为,那么,对甲方取得的固定利润或从销售收入按比例提取的收入按"转让无形资产"征税;对合营企业按全部房屋的销售收入依"销售不动产"税目征收营业税,(三)如果房屋建成后双方按一定比例分配房屋,则此种经营行为,也未构成营业税所称的以无形资产投资入股,共同承担风险的不征营业税的行为.因此,首先对一方向合营企业转让的土地,按"转让无形资产"征税,其营业额按实施细则第十五条的规定核定。因此,对合营企业的房屋,在分配给甲乙方后,如果各自销售,则再按"销售不动产"征税。另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土地增值税一些具体问题规定的通知》(财税[1995]48号),对于以房地产进行投资、联营的,投资、联营的一方以土地(房地产)作价入股进行投资或作为联营条件,将房地产转让到所投资、联营的企业中时,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对投资、联营企业将上述房地产再转让的,应征收土地增值税。因此,A公司与B公司采用建立合营企业,并共担风险, 共享利润,可以不用交纳5%的高额营业税,也可以免征土地增值税。当然共担风险,那就意味着A公司要承担一定的经营风险。
三、根据房地产企业的应缴纳的税种进行税务筹划
一般来说,房地产企业需要缴纳所得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房地产税、印花税、契税等。根据税种进行税务筹划,主要是通过减免税政策、税法的模糊性、选择性、数量性条文等进行税务筹划,还可以通过税基、税率、税额避税的方法进行节税。关于各税种的减免税规定在各个税种的单行暂行条例中都有规定,在这里就不重复了。房地产企业需要承担的税种主要是营业税以及企业所得税,而5%的营业税以及在此基础上附加的教育附加与城建是根据企业的销售额征收的,因而节税空间不大。接下来主要从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两个税种简单介绍一下税种的税务筹划。
1、企业所得税的税务筹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在我国境内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企业或者组织,应当就其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因此房地产企业从房地产开发经营和其他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是企业所得税的征收对象,同时还包括对外投资产生的股息、利息、租金、转让各类资产、特许权使用费等所得。目前,内资房地产企业的企业所得税为33%。
企业所得税的税务筹划可以通过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的税务筹划,比如选择有利的行业享受税收减免,选择有利的注册地享受税收减免,还可以通过纳税义务人构成的税务筹划,比如设立子公司,享受优惠税率。由于子公司是独立法人,如果盈利,其利润不能并入母公司利润,应当作为独立的纳税义务人单独交纳企业所得税。当子公司所在地税率较低时,子公司可以少纳企业所得税,使公司整体税负较低。但是采用设立分公司的话,就不能达到上述筹划效果,因为分公司不是独立法人,只能将其利润并入母公司交纳企业所得税,无论其所在地税负高低,均不能增减公司的整体税负。
现行调整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的法规、规章主要是《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等对所有类型企业都适用的法规、规章,专门针对房地产企业适用的税收依据是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国税发[2006]31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地产开发业务征收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而2003年颁布的国税发[2003]83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地产开发有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同时废止。由于国税发[2006]31号是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所以着重介绍一下该文件的内容。
(一)与[2003]83号文件相比,国税发〔2006〕31号文件作了两点调整:一是将预售收入的预计营业利润率修改为预计计税毛利率;二是按开发项目的性质将开发产品区分为经济适用房和非经济适用房,并规定经济适用房项目预售收入的预计计税毛利率不得低于3%;非经济适用房项目按不同区域分别确定预售收入的预计计税毛利率,其中,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城区和郊区不得低于20%,地及地级市的城区和郊区不得低于15%,其他地区不得低于10%。
(二)对新办房地产开发企业发生的广告费、业务宣传费和业务招待费税前扣除作出了新规定。
国税发〔2006〕31号文规定:新办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取得第一笔销售开发产品收入之前发生的广告费、业务宣传费和业务招待费,可以向以后年度结转,但最长不得超过3年。对转借款发生的利息支出税前扣除问题有了新规定。国税发〔2006〕31号文规定,开发企业只要能够出具从金融机构取得贷款的证明文件,其所属企业使用开发企业转借款支付的利息允许按税收有关规定扣除。
(三)规定了成本费用项目核算和税前扣除原则。
对公共配套设施费、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建设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开发间接费用等主要成本项目,国税发〔2006〕31号文规定了其核算和税前扣除原则。
(四)增加了防止资本弱化和关联交易的规定。
国税发〔2006〕31号文规定,依法借给全资企业的,全资企业支付的利息不得在税前扣除;依法借给全资企业以外其他关联企业的,关联企业借入资金金额在其注册资本50%以内(含50%)的部分,可在按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基准利率计算的标准以内据实扣除;超过注册资本50%的部分,其超过部分负担的利息支出,不得扣除。
(五)规定了开发产品的完工标准。
国税发〔2006〕31号文规定,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视为开发产品已完工:一是竣工证明已报房地产管理部门备案的开发产品(成本对象);二是已开始投入使用的开发产品(成本对象);三是已取得了初始产权登记证明的开发产品(成本对象)。
(六)对新办房地产企业减免税作了限制。国税发〔2006〕31号文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享受新办企业的税收优惠,同时规定以销售房地产开发产品(包括代理销售)为主的企业也不得享受新办企业的税收优惠。
2、土地增值税的税务筹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为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应缴纳土地增值税。该税种是针对房地产市场而设的特殊税种,因此更有必要进对土地增值税进行税务筹划。
(一)根据土地增值税的征税范围进行筹划
土地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为: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行为,不包括未转让土地使用权、房产产权的行为。因此,像房地产中的代建房行为就是应该属于劳务行为,其收入属于劳务收入性质,不属于土地增值税的征税范围。房地产开发公司可以利用这种建房方式,在开发之初确定最终用户,实行定向开发,以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避免开发后销售缴纳土地增值税。
(二)利用土地增值税起征点作税收筹划
土地增值税的起征点为:纳税人建造普通标准住宅出售,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的20%,免征土地增值税。利用这一规定,纳税人在建造普通标准住宅出售时,应考虑增值额增加带来的收益和放弃起征点的优惠而增加的税收负担之间的关系,否则增值率稍高于起征点就会带来损失。
1.假如纳税人享受起征点优惠。某城区房地产开发企业建成一批商品房待售,除销售税金及附加外的全部允许扣除项目的金额为100,当其销售这批商品房的价格为X时,相应的销售税金及附加如下: 5.5%X(5%的营业税、7%的城市维护建设税、3%的教育费附加。),这时其全都允许扣除项目金额如下:100+5.5%X。根据有关起征点的规定该企业享受起征点的最高售价如下:X=1.2×(100十5.5%X),解以上方程可知,此时的最高售价为128.48,允许扣除金额为107.0 7(100+5.5%×128.48)。
2.假如纳税人提高售价。当增值率略高于20%时,即应适用“增值率在50%以下、税率为30%”的规定。假如此时的售价为128.48+y.由于售价提高y,相应的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允许扣除项目金额都应提高5.5%y.这时允许扣除项目的金额和增值额如下:允许扣除项目的金额=107.07+5.5%y,增值额=128.48+y-(107.07+5.5%y),化简后增值额的计算公式如下:94.5%y+21.41,所以,应纳土地增值税如下:30%×(94.5%y+21.41),若企业欲使提价带来的效益,超过因突破起征点而新增加的税收,就必须使:y>30%×(94.5%y+21.41),即y>8.86。这就是说,如果想通过提高售价获取更大的收益,就必须使价格高于137.3 4(128.48+8.86)。
通过以上两种情况的分析:当转让房地产的纳税人,其销售项目除销售税金及附加外的全都允许扣除项目金额为100时,将售价定为128.48是该纳税人可以享受到起征点优惠的最高价位。在这一价格水平下,既可享受起征点照顾,又可获得较大收益。如果售价低于此数,虽能享受起征点照顾,却只能获取较低收益;如欲提高售价,则必须使价格高于137.34,否则,价格提高带来的收益,将不足以弥补价格提高所增加的税收负担。
(三)利用增加扣除项目金额进行税收筹划
计算土地增值税是以增值额与扣除项目金额的比率即增值率的大小按照相适用的税率累进计算征收的,增值率越大,适用的税率越高,缴纳的税款就越多。而增值率=增值额 / 扣除项目,因此适当增加分母,即扣除项目,可以降低增值率,适用较低的税率,达到降低税负的效果。
税法准予纳税人从转让收入额减除的扣除项目包括五个部分: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房地产开发成本;房地产开发费用;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财政部规定的其他扣除项目,主要是指从事房地产开发的纳税人允许扣除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金额和开发成本之和的20%。其中房地产开发费用中的利息费用如何计算,《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做了明确规定,房地产企业可以选择适当的利息扣除标准进行税收筹划。税法规定利息支出凡能够按转让房地产项目计算分摊并提供金融机构证明的,允许据实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按商业银行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金额。其他房地产开发费用,按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和房地产开发成本之和的5%以内计算扣除;凡不能按转让房地产开发项目计算分摊利息支出或不能提供金融机构证明的,房地产开发费用按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与房地产开发成本之和的 10%以内计算扣除。房地产企业据此可以选择:如果企业预计利息费用较高,开发房地产项目主要依靠负债筹资,利息费用所占比例较高,则可计算分摊的利息并提供金融机构证明,据实扣除;反之,主要依靠权益资本筹资,预计利息费用较少,则可不计算应分摊的利息,这样可以多扣除房地产开发费用,对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有利。
总之、税务筹划不是通过虚报成本、虚报支出,采取违反我国税收法律法规、政策的手段方式来偷税、漏税。税务筹划的区别于偷税、漏税的最明显特征是合法性,其是在不违反我国现行税收体系法律规范的前提下,通过不违法的方式对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精心安排,尽量满足税法条文所规定的条件,以达到减轻税负,提高企业利润的目的。
作者:
长风
时间:
2009-10-14 17:45
支持!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学学!
作者:
四川成都
时间:
2009-10-18 17:19
纳税管理要从业务开始 同感
作者:
长风
时间:
2009-10-18 18:39
标题很有吸引力!想看!
出自房地产会计网
www.fdckj.com
,地址:
http://www.fdckj.com/thread-17898-1-1.html
作者:
缪青
时间:
2009-10-18 18:48
标题:
谢谢
我们公司也正遇到这样的问题,欢迎大家都来讨论
出自房地产会计网
www.fdckj.com
,地址:
http://www.fdckj.com/thread-17898-1-1.html
作者:
转行的简妮
时间:
2009-11-9 23:56
标题:
学习
回贴回贴,,,学习学习,,,,,
作者:
红茶922
时间:
2009-11-10 09:46
回复之后看看,学习学习。。。。。。。。
作者:
用心用心
时间:
2009-11-12 15:31
事前控制理念非常对,学习一下
作者:
feiyet
时间:
2009-12-11 22:08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作者:
ljj0769
时间:
2009-12-12 10:36
理应如此,但实际上往往难实行
作者:
白云蓝天
时间:
2009-12-14 15:51
标题:
回复 1# 的帖子
我也来学习一下
作者:
张大山
时间:
2009-12-14 17:21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作者:
yanyan037
时间:
2009-12-14 18:35
很想看看有什么高论,学习中
作者:
yuqingwei_007
时间:
2009-12-15 10:32
非常好,多发点这些有用的东东
作者:
樱花灵
时间:
2009-12-15 13:34
标题:
回复 1# 的帖子
学习一下
作者:
一菽
时间:
2009-12-15 14:53
标题:
回复 1# 的帖子
财务部门赞同,业务部门往往不赞同。
作者:
空瓶子
时间:
2009-12-17 12:52
只看标题,就深为赞同,一定要好好学习。
作者:
shiyu211
时间:
2009-12-17 19:54
回复之后看看,学习学习
作者:
重庆陈阿泰
时间:
2009-12-18 16:13
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学学!
作者:
想鱼非非
时间:
2009-12-18 17:34
管理要前置的原因税要从业务阶段就开始筹划,而不只是财务部门的后期处理
作者:
qq1998
时间:
2009-12-18 19:45
纳税管理要从业务开始
作者:
wuwuwuwu
时间:
2009-12-19 10:44
我也来学习一下
作者:
chenwuhen
时间:
2009-12-21 16:22
这次听课老师也这么说,业务部门必须懂一点财务知识
作者:
又愚又痴
时间:
2009-12-24 14:34
回复学习学习
作者:
迷糊兔
时间:
2009-12-24 23:19
就是我们所说的 由事后记录转移到事前控制?
作者:
刘兵
时间:
2009-12-25 11:29
回复看看,努力学习一下,也许能用的到啊
作者:
想变鱼的猫
时间:
2010-5-27 21:21
转税务管理岗~恶补中~
作者:
carol
时间:
2010-5-28 13:23
标题:
回复 1# 的帖子
说到我们财务的心里了,看下.
作者:
carol
时间:
2010-5-28 13:30
标题:
有点失望
应该深入地讲一讲,把宋专家的筹划课内容贴出来吧.
作者:
jtliu6896
时间:
2010-5-28 14:38
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
作者:
紫月恋
时间:
2010-7-20 14:28
标题很有吸引力!想看!
作者:
楚枫
时间:
2010-7-20 14:38
回复之后看看,学习学习。。。。。。。。
作者:
牛大皮
时间:
2010-7-25 19:29
这是企业老总也要考虑的问题,不然是个很麻烦的事情.
作者:
一路前行
时间:
2010-7-26 08:21
税务筹划是系统工程,不是事后工作
作者:
一路前行
时间:
2010-7-26 08:22
税务筹划是系统工程,不是事后工作
作者:
kame
时间:
2010-7-26 10:11
学习一下,支持支持
作者:
颜色猫
时间:
2010-7-27 22:35
标题讲得太对了,看下
作者:
alida
时间:
2010-7-28 10:33
值得学习一下
作者:
吕自亮
时间:
2010-7-28 11:12
回复之后看看,学习学习。。。。。。。。
作者:
高峰上的燕子
时间:
2010-7-29 12:55
新手上路,多向前辈学习
作者:
dsw88808
时间:
2010-7-31 10:08
我很想学习一下
作者:
hua.total
时间:
2010-7-31 22:28
回复之后看看,学习学习。。。。。。。。
出自房地产会计网
www.fdckj.com
,地址:
http://www.fdckj.com/thread-17898-1-1.html
作者:
5-20-xu
时间:
2010-7-31 23:19
需要好好学习学习,分享了
作者:
林月
时间:
2010-8-2 16:08
学习一下,跟着进步。。。。。。。。
欢迎光临 房地产会计网 (https://www.fdckj.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