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者无敌 发表于 2008-4-30 12:54:59

财务与会计网校答疑周刊第三期

答疑周刊第3期

目录索引:
1.【应收票据贴现】
2.【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
3.【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置损益】
4.【账面价值、账面净值和账面原值】
5.【已获利息倍数】

【应收票据贴现】
附有追索权和不附追索权的应收票据贴现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解答】
(1)附有追索权的应收票据贴现:
① 企业向银行贴现时:
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贷:短期借款
② 票据到期时,承兑人的银行存款账户不足支付,则贴现企业账务处理为:
借:短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借:应收账款
      贷:应收票据
票据到期时,承兑人和贴现企业银行存款账户余额都不足时,贴现企业的账务处理为:
借:应收账款
      贷:应收票据
(2)不附追索权的应收票据贴现:
① 企业向银行贴现时:
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贷:应收票据
② 票据到期时,承兑人的无论是否支付,都与贴现企业无关,贴现企业无需进行账务处理。

【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
哪些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可以转回?哪些资产的不可以转回?请老师总结一下。
【解答】一般认为,流动资产(如存货等)计提的减值准备,如果在持有期间减记资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则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转回;非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计提的减值准备,即使以后价值回升,其减值准备在持有期间也不可以转回。但是金融资产比较特殊,尽管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属于非流动资产,但是如果价值回升,其减值准备也可以在允许的范围内转回。
       上述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不可以转回,是考虑到其价值回升的可能性比较小,通常属于永久性减值;另一方面从会计信息稳健性要求考虑,为了避免确认资产重估增值和操纵利润,所以规定不得转回。以前期间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需要等到资产处置时才可以转回。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置损益】
涉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置收益的计算时,什么时候考虑初始计入投资收益的费用以及结转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解答】关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置,题目中一般有三种问法:
① 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置损益为多少?
因为题目问的仅仅是处置这个时点所产生的损益,所以不应该考虑初始费用;不过要考虑公允价值变动所产生的损益,但因为结转该损益时,其借贷双方都是损益类科目,金额相等,所以公允价值变动对处置损益的影响是0。
② 该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置时的投资收益为多少?
从问题可知,将处置时涉及到的投资收益科目的金额汇总就是题目的答案,此时也不考虑初始费用。
③ 持有该交易性金融资产所产生的损益为多少?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考虑持有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全部影响损益的业务了,初始费用也要考虑进去。

【账面价值、账面净值和账面余额】
请说明一下账面价值、账面净值和账面余额的区别?
【解答】固定资产:
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的余额-计提的减值准备-累计折旧
账面净值=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固定资产余额-累计折旧
账面余额=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
无形资产:
账面价值=无形资产的余额-计提的减值准备-累计摊销
账面净值=无形资产的摊余价值=无形资产余额-累计摊销
账面余额=无形资产的账面原价
其他资产:
账面价值=账面余额-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账面余额=账面原价

【已获利息倍数】
已获利息倍数公式中,分子和分母中都要考虑资本化利息吗?
【解答】已获利息倍数=(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其中,分子和分母中的“利息费用”是不同的,分子中的利息费用仅仅是指费用化的利息,而分母中的利息则是全部的利息,包括费用化的和资本化的。因为资本化的利息并不会影响到息税前利润的计算,所以从利润总额还原到息税前利润时也就不会涉及到资本化的利息。

【长期股权投资的计量】
怎么学习和掌握长期股权投资的计量问题?
【解答】长期股权投资的计量包括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关于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应该区分企业合并和非企业合并两种情况。
(1)企业合并:
①同一控制下,其初始入账价值按照享有被投资方的权益的账面价值确定,如果实际付出的与其有差额,则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溢价部分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②非同一控制下的,初始入账价值按照实际付出的公允价值和发生的相关费用之和确定。
(2)非企业合并
初始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就是按照其实际付出的成本和相关税费来确定。
企业合并和非企业合并两种情况下的后续计量方法是相同的。如果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就采用权益法核算;否则,应采用成本法核算。
①成本法:按照历史成本计量。
②权益法:如果初始入账价值大于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的份额,不用调整其初始投资成本;如果小于的话,要按照其差额调整其初始投资成本,并确认营业外收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财务与会计网校答疑周刊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