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 发表于 2010-4-21 12:02:31

78家央企难弃地产收益 上交方案或无实质内容

78家央企难弃地产收益 上交方案或无实质内容

    “78家央企上交的退出方案中,可能绝大多数都不会有实质内容”。一家央企相关负责人13日对网易财经如此表示。事实上,多位业内人士也均对国资委此次重组央企地产业务并不看好。

   4.12是国资委设定的78家央企退出方案提交“大限”的最后一天,据相关媒体报道,78家企业的退出方案已基本上报完毕,国资委正加快汇总,并将与相关央企进一步协商和完善退出方案。

“央企退出(地产业务)会涉及众多利益的调整,远比想象中复杂的多,还要考虑资产评估、人员安排、以及会不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上述央企负责人表示。而另一位央企高管则对网易财经直言“先别当真”,在他看来,此次重组极有可能再次沦为表面文章。

央企难弃地产收益

“地产业务已经是我们的主业了,现在让我们退出实在很难接受”。一位来自78家央企旗下地产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对网易财经表示。这家央企的地产业务已经形成相当规模,并已经有上市打算。该人士表示,公司从未在公开市场争抢地王,“对于目前过热的房地产市场,我们的作用也并不是‘添柴’,而是帮助‘降温’”。

   而在具体退出路径上,该人士也表示了质疑:退出的资产由谁来接盘?如果是民营企业接盘,那么该如何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如果是16家地产主业央企接盘,地产业的垄断可能将更为加剧,地王出现的可能性将更大。
类似的说法在78家央企中并不鲜见,大部分企业并不愿意真正放弃地产业务可能带来的巨大收益。

    4月3日,迪马股份(600565)发布公告,78家央企之一的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在重庆地产子公司南方东银将全部注入迪马股份,在将旗下重庆地产公司剥离的同时,兵装集团仍通过持有5.48%迪马股份的方式,维持与南方东银的血缘关系,曲线分享着重庆地产行业高速增长的利润。一位业内人士对网易财经表示,迪马股份很可能成为央企们学习的“榜样”,即使未来这些地产业务转让出去,央企也极有可能通过资本市场以及各种关联交易实现间接持股。

两度重组“流产”
    事实上,在此之前,国资委已经先后进行过两次央企地产业务重组。
2004年,国资委下发《关于中央企业房地产业重组有关事项的通报》,中房集团、保利集团等14家房企被国资委圈定为“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央企,具备重组其他非地产主业央企地产业务的权利。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中国保利(集团)公司、华侨城集团公司等5家企业成了国资委推荐的整合中央企业房地产资源的载体和平台。
   但几年来,除中房集团受让华能集团外,其余4家企业并没有表现太多积极态度。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出现这种局面与上述《重组通报》中的相关政策关系甚大。在《重组通报》中,为了淡化重组的行政色彩,国资委特意强调“自愿协商”,国资委只是居中协调,这就意味着《重组通报》中的地产重组政策并不具有强制效应。
随后,2008年8月中旬,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再次表态,北京奥运会后国资委将再启中央企业重组一事。房地产央企总数继续维持不超过15家,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房地产业务只是作为一个过渡,将会逐步退出。
尽管此次国资委从央企重组的“协调人”变身为“操盘手”,但重组效果依旧并不明显。央企房地产重组并未在国资委高调启动,而是先由企业改革司负责与一些有地产业务的央企接触,尝试逐步推动。

   而让国资委谨慎行事的主要原因,是央企房地产业务的分散和复杂,以及重组进程的艰难。中房集团董事长孟晓苏曾坦承,企业关系纠葛复杂是重组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很多企业旗下的房地产资产良莠不齐,优质资产不愿意出手,不良资产对方又不愿意接受,使得央企地产业务重组僵局难破。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此前两次重组的结果很可能再次发生。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一轮重组是否会面临同样的结局,这样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因此不能对国资委的表态报太高预期,能否真正退出最终还要看国资委的决心和企业的态度。

付出就会成功 发表于 2010-4-23 08:36:31

有些事情尽在不言中心知肚明

zdyue 发表于 2010-4-25 22:53:25

房价高企,并不是这些央企造成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78家央企难弃地产收益 上交方案或无实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