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飞雪 发表于 2007-12-20 19:49:22

央行:21日起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贯彻从紧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12月21日起调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3.87%提高到4.14%,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7.29%提高到7.47%,上调0.18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保持不变(具体水平见附表)。此次调整有利于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表






单位:%
 
调整前利率
调整后利率
调整幅度
一、城乡居民和单位存款
 
 
 
 (一)活期存款
0.81
0.72
-0.09
 (二)整存整取定期存款
 
 
 

三个月
2.88
3.33
0.45

半 年
3.42
3.78
0.36

一 年
3.87
4.14
0.27

二 年
4.50
4.68
0.18

三 年
5.22
5.40
0.18

五 年
5.76
5.85
0.09
二、各项贷款
 
 
 

六个月
6.48
6.57
0.09

一 年
7.29
7.47
0.18

一至三年
7.47
7.56
0.09

三至五年
7.65
7.74
0.09

五年以上
7.83
7.83
0.00
三、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
 
 
 
五年以下(含五年)
4.77
4.77
0.00
五年以上
5.22
5.22
0.00


    中国人民银行就调整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答记者问

  问:本次调整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何时开始实施?

  答:本次调整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主要内容是:一是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3.87%上调至4.14%,上调 0.27个百分点;活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0.81%下调至0.72%,下调0.09个百分点;其他档次存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二是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7.29%上调至7.47%,上调0.18个百分点;五年期以上贷款基准利率保持不变;其他档次贷款基准利率相应上调0.09个百分点。上述政策自2007年12月21日起实施。

  问:调整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出于什么考虑?

  答:2007年以来,宏观经济保持了较快发展的势头,受食品、能源等结构性因素的影响,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不断攀升,通货膨胀压力有所加大。为此,人民银行加大了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先后10次上调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5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对于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国内物价水平存在上涨压力、国际环境趋于复杂的背景下,为引导公众通胀预期,发挥价格杠杆的调控作用,人民银行决定再次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此次利率调整,有利于贯彻从紧的货币政策;有利于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有利于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

  问:此次利率调整中,存款利率调整有什么特点?

  答:此次利率调整,一年以内定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较大,其中,三个月期存款利率上调0.45个百分点,六个月期存款利率上调0.36个百分点,活期存款利率小幅下调0.09个百分点。

  由于活期存款的主要功能是用于即期支付结算,上述调整有利于引导居民等各类经济主体更多地存放短期定期存款,在保持存款流动性的同时,可以较快地得到更多的收益,提高应对物价上涨的能力。(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历次加息对股市的影响(表)

日期调整内容 对股市影响 2007年12月20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 2007年9月14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 9月17日 开盘:5309.06点,收盘:5421.39点,涨2.25%2007年8月22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8月23日 开盘:5070.65点,收盘:5107.67点,涨1.49%2007年7月20日活期上调9基点,1年存贷款上调27基点,1-5年上调27基点,5年以上上调18基点。开盘:4091.24点,收盘:4213.36点,涨3.81%。2007年5月19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贷款上调0.18%。5月21日,上证指数开盘3902.35点(低开127.91点),收盘3892.98点,涨41.97点,涨幅为1.04%。2007年3月18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3月19日,沪深股指早盘双双跳空低开,随后在银行板块带动下强劲反攻,沪指涨幅2.87%;深成指涨幅1.59%。2006年8月19日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8月21日,沪指开盘1565.46,最低点1558.10,收盘上涨0.20%。2006年4月28日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调0.27%,提高到5.85%。28日,沪指低开14点,最高1445,收盘1440,涨23点,大涨1.66%。2005年3月17日提高住房贷款利率。沪指当日下跌0.96%,次日再跌1.29%。稍作反弹后,沪指最低至998.23点。2004年10月29日一年期存贷利率均上调0.27%。沪综指大跌1.58%,当天报收于1320点。1993年7月11日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9.18%上调到10.98%。首个交易日沪指下跌23.05点。1993年5月15日定期存款年利率提高2.18%;贷款利率平均提高0.82%。首个交易日沪指下跌27.43点。

    央行4季度储户问卷调查:仅3成居民愿当前买股

    2007年11月中下旬,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50个大、中、小城市进行了城镇储户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0000份。调查结果显示:

  一、城镇居民收入基本稳定,受季节因素影响未来收入预期普遍乐观

  总体看,2007年城镇居民收入在2006年普遍提高的基础上,基本保持稳定。

  问卷调查显示,第4季度有六成多的城镇居民认为收入“基本不变”,此比例自今年1季度起逐季攀升,由57.6%升至64.5%,累计提高6.9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对2008年1季度收入预期普遍乐观。纵观历史数据发现,因为受两节(元旦和春节)因素的影响,历年4季度居民预期收入“增加”的占比均为年度最高水平,今年也不例外。有29.4%的居民预期收入“增加”,较上季度预期值提高1.1个百分点,较本季度实际判断提高0.9个百分点。

  二、近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物价过高难于接受,对未来物价有超过六成的判断继续上涨

  调查显示,第4季度城镇居民认为物价“过高,难于接受”的占比达47.6%的历史峰值,分别较上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0.5和23.2个百分点,一改3年来认为物价“偏高,可以接受”的比重占绝对优势的局面,该比例分别较上季度和上年同期下降0.6和15.7个百分点,降至48.8%。这一变化反映了近半数的被调查者感受到了物价上涨的压力,特别是近期肉、蛋、菜价格的连续上涨,对居民的生活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另外,64.8%的被调查者预期明年物价会继续上升,此预期值达到历史最高,分别较上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3.4和14个百分点。

  三、在央行连续加息和股市震荡调整的情况下,城镇居民的储蓄意愿止跌回升,投资股票和基金的热情明显降低

  (一)近五成居民认为存款利率适度,储蓄意愿有所回升

  连续加息和降低利息税率政策效果显著,居民对存款利率的认可程度逐季提高。调查显示,自今年2季度起居民认为存款利率“适度”的比例逐季攀升,由1季度的39.6%升至本季度的46.3%,累计提高6.7个百分点,并达到调查以来的最高水平。随着居民对存款利率认可度的提升及近期股市的震荡调整,储蓄意愿止跌回升。第4季度,认为“更多储蓄”最合算的居民占比为30.2%,改变了连跌四个季度的态势,比上季度大幅提高4.9个百分点。

  (二)股市震荡调整,居民投资股票和基金的热情迅速降温

  调查显示,第4季度居民认为当前选择购买股票最合算的占比快速回落,比上季度下跌8.5个百分点,降至35.8%,暂时结束了长达4个季度的快速攀升态势。此外,反映家庭拥有最主要金融资产为“股票”的占比,于今年2季度的历史高点(12.8%)回落,降至本季度的9.8%,连续两个季度累计下跌3个百分点。反映家庭最主要金融资产为“基金”的占比在第4季度也开始下行,从第3季度的历史高位(25.4%)降至25.0%,下降0.4个百分点。

  四、城镇居民消费意愿低水平反弹,购买大件耐用消费品意愿略有回升,购买住房意愿继续低位徘徊

  调查显示,居民的消费意愿自2006年4季度起逐季创新低,在上季度跌至18.3%的调查最低点后,第4季度略有反弹。认为“更多消费和借债消费”最合算的居民占比为21.2%,较上季度提高2.9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去年同期3个百分点。从居民买车、买房和买大件耐用消费品看,仅居民购买大件耐用消费品的意愿有所回升,本季度较上季度提高0.7个百分点,而买车、买房意愿分别较上季度回落0.1和0.1个百分点,居民购买住房意愿更是降至历史次低水平。

  居民购房意愿自2005年底连续下跌7个季度,上季度出现回升迹象,但本季度未能保持上升势头。主要是第4季度出台了一些针对房地产贷款的调控政策,如提高第二套房首付比例、实行上浮利率等等,抑制了部分贷款买房者的积极性。调查的7个大城市居民购房意愿除广州和重庆外,均较上季度下跌,其中北京、天津降幅最为明显,分别较上季度下跌7和3.5个百分点。从居民家庭收入结构观察,中低收入家庭购房意愿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而降低,但高收入家庭仍有较强的购房冲动。本季度调查,收入在2-5万元和5万以上的家庭购房意愿占比仍处于年度高位,为28.4%和33.1%,明显超过其他收入阶层,且分别较上季度提高2.5和2.5个百分点。(人民网)

    央行:通胀压力持续增强 企业家信心四季度连续回落

  2007年第4季度,中国人民银行进行的企业景气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5497份,调查结果表明:

  一、经济热度指数再创新高,企业家信心指数继续回落

  调查显示,今年以来宏观经济热度指数持续攀升,第4季度达到18.4%的历史峰值,4个季度累计提高15.1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企业家认为经济偏热趋势明显,第4季度企业家认为宏观经济“偏热”的比例,由上季度21.1%,升至本季度的21.6%,逐渐逼近1993年第3季度经济过热时期22%的水平,为历史次高。随着企业家对经济偏热担忧的加剧,企业家信心指数不断滑落,第4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在上季度大幅回落6.4个百分点基础上,本季度又降0.1个百分点,至76.9%。

  二、通胀压力持续增强,垄断行业价格转移迹象明显,但充分竞争行业通过提高销售价格转嫁成本上涨压力比较谨慎

  调查显示,企业承受的物价上涨压力不断增强。第4季度有近四成(39.8%)的企业家判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分别较上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1.9和13.9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值。其中,42.9%的企业家认为原材料购进价格上涨,19.0%的企业家认为销售价格上涨。尽管判断原材料购进价格和销售价格上涨的企业家占比逐季攀升,但两者差异呈扩大趋势。说明随着原材料购进价格的不断上涨,大多数企业对通过提高产品销售价格转嫁成本上涨压力保持谨慎态度。分行业看,认为销售价格“上升”的比例偏低的多为充分竞争行业。而认为销售价格“上升”比例较高的主要是有一定垄断性的行业,包括石油加工炼焦业、石油天然气开采业,还有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

  三、市场需求景气指数冲高回落,国内订单充足,出口订单连续两个季度下滑

  调查显示,自今年2季度市场需求指数冲上历史高点24.6%后,逐季回落,第4季度降至24.2%,累计下降0.4个百分点。企业家对2008年1季度市场需求预期也不如前两季度乐观,预期指数为22.8%,低于实际判断1.4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订单再创历史新高。第4季度国内订单指数达13%,分别较上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1.4和4.4个百分点。而国外市场由于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第4季度出口订单指数在3季度下降2.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降0.8个百分点,至6.4%。

  四、宏观调控政策效果显现,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高位趋缓,高能耗行业降幅位居前列

  自2004年起,监测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由4.7%上升至9.1%,累计提高4.4个百分点,而每年4季度又是当年最高点,但今年打破这一规律,第4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指数为9.1%,比上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企业家对2008年1季度投资预期也出现下行变化,固定资产投资预期指数为3.2%,比本季度低5.9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有超过一半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指数下降。其中降幅较大的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金属矿采选业等高能耗、高污染行业,说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效果显现。

  五、企业总体经营状况良好,但近三成的企业家反映银行贷款掌握偏严,企业支付能力高位回落

  第4季度调查显示,有近四成(39.5%)的企业家认为企业总体经营状况“良好”,达到调查以来最高水平,比上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别提高0.3和2.4个百分点。企业盈利能力仍较强,本季度判断“增盈”的企业占比为28.8%,尽管比上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但仍高于上年同期0.8个百分点,处于历史高位。

  随着银行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企业对银行贷款掌握偏严感受渐强。本季度调查有25.1%的企业家认为银行贷款掌握“偏严”,比上季度提高3.5个百分点,是近两年的最高水平,与此同时,反映企业支付能力“较强”的占比,从上季度的历史高位回落至31.0%,比上季度下降1.4个百分点。

  六、电力供应充足、能源和原材料供应满意度连续两个季度下降

  随着电力产能的扩大,电力供应紧张的问题基本缓解。调查显示,第4季度有32.8%的企业家认为电力供应“充足”,较上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别提高1.2和0.1个百分点。而认为能源供应“充足”的占比为26.6%,较上季度和上年同期下降0.6和0.7个百分点,认为原材料供应“充足”的占比为22.4%,分别下降1.3和0.9个百分点。另外,企业家对明年能源和原材料预期更不乐观,预期指数双双回落,分别较上季度下降2.6和2.8个百分点。(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央行:银行家信心指数小幅回升 银行业景气状况良好

  2007年第4季度,由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统计局共同完成的全国银行家问卷调查显示:银行家信心指数有所回升,预计未来宏观经济运行继续偏热;银行业经营状况良好,盈利面达历史最高水平,银行业景气指数又创新高。

  一、银行家信心指数

  本季调查中,全国共有高达81.3%的银行家持宏观经济运行偏热的观点,这个比例较上季度小幅下降,是历史第二高位。受其影响,本季度银行家信心指数较上季有所回升,达到24.1%,但仍属不景气区间。另外,有接近七成的银行家预计明年1 季度经济运行将延续偏热走势,其中认为下季度经济运行“过热”的银行家比例仅为5.8%,说明银行家对经济过热的担忧未有加剧迹象。

  二、银行业景气指数

  调查显示,第4 季度银行业景气指数再创70.7%的历史新高,银行家对银行运营状况良好的判断主要来自于营业收入和盈利水平的大幅提高。在各项财务指标景气指数中,存贷款利差收入较上季和同期再度显著提升,并创下62.2%的历史最高值,这表明全年银行业存贷款利差收入情况比较理想。其它各项财务指标景气指数多表现为季节性的小幅上涨,但净金融机构往来收入景气指数出现不同以往的下降情况,分别比上季和去年同期降低了0.5 和0.9 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于第4 季度各银行资金头寸紧张、同业拆借行为减少所致。

  三、货币政策感受指数

  本季度银行家货币政策感受指数(选择货币政策“适度”的银行家占比)降至37.5%的历史最低水平,而银行家判断货币政策“偏紧”的比例则在上季较大幅上涨的基础上再次提高17.3 个百分点,达到54.0%的历史新高,同时有近六成的银行家持加息预期。

  四、贷款需求景气指数

  本季调查显示,贷款需求景气度出现大幅下降,其景气指数较上季大幅回落了2.6 个百分点至66.8%。银行家反映利率变动因素是影响贷款需求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各行业贷款中,房地产业和教育贷款需求降幅最大;在各类企业中,小型企业贷款需求下降最为明显,中型企业次之,大型企业降幅微弱。在不同用途贷款中,个人消费类贷款尤其是个人购房贷款降幅突出。(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中国人民银行5年来首次下调活期存款基准利率

    中国人民银行五年来首次下调活期存款基准利率。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12月21日起调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此次利率调整中自2002年2月以来首次下调了活期存款基准利率。      

  此次调整中,活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0.81%下调至0.72%,下调0.09个百分点。      

  而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3.87%提高到4.14%,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7.29%提高到7.47%,上调0.18个百分点。

    央行:本次加息有利贯彻从紧货币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从2007年12月21日起,将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3.87%提高到4.14%,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7.29%提高到7.47%,上调0.18个百分点。

  人行负责人于人行网站上表示,在国内物价水平存在上涨压力、国际环境趋于复杂的背景下,为引导公众通胀预期,发挥价格杠杆的调控作用,人民银行决定再次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是次利率调整,有利于贯彻从紧的货币政策;有利于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有利于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胀。

  该名负责人表示,是次利率调整,一年以内定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较大,其中,3个月期存款利率上调0.45个百分点,6个月期存款利率上调0.36个百分点,活期存款利率小幅下调0.09个百分点。

  由于活期存款的主要功能是用于即期支付结算,上述调整有利于引导居民等各类经济主体更多地存放短期定期存款,在保持存款流动性的同时,可以较快地得到更多的收益,提高应对物价上涨的能力。(财华社)

    央行下调活期存款利率 或使资产市场迅速降温

  中国央行将活期存款利率下调9个基点,目的在增加缺乏流动性的定期存款的相对回报率。

  中国央行此举可能会为价格不断飙升的资产市场迅速降温,因为这将鼓励存款人将资金维持在长期存款帐户,而不是将其投向股市或房地产市场。(财华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央行:21日起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